柳州羽毛球业余体校育才之道

  “我想培养一名柳州的世界冠军!”

  这是黄楠雁的目标。她是柳州市楠雁羽毛球业余体校校长,也曾是羽毛球世界冠军,在1999年至2002年连续四年女双世界排名第一。2006年退役后,她回到家乡柳州,萌生了推广青少年羽毛球运动的念头。

  黄楠雁介绍,在柳州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专业羽毛球馆投资建成,并成立了柳州市楠雁羽毛球业余体校。她说:“我们现在是国家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最好成绩已经取得全国亚军,培养了国家一级运动员60余名,向自治区(省级)羽毛球队输送多名专业运动员,向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输送运动员20余位。”

  对于成绩,黄楠雁表示,除了时间的沉淀,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工作外,“传帮带”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说:“‘传帮带’首先体现在训练中,将水平较高的运动员集中在一起进行对抗训练,慢慢让其中实力强一些的运动员去带其他队员,短时间内水平较弱的孩子就会快速提升。”

  在黄楠雁的教练团队中,很多都是她曾带过的学生。教练肖博亚就是她的学生,一直坚持打羽毛球,大学毕业后仍然喜欢羽毛球,希望从事与羽毛球相关的专业,于是选择成为一名教练。

  肖博亚表示,“传帮带”一直都是体校的传统,“我还是队员时,就有大一点的师兄告诉我,他在比赛和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现在我做教练了,也会把多年在羽毛球道路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队员,希望他们少走弯路。”

  退役转型成为青少年羽毛球教练后,黄楠雁真切地感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会把自己当运动员时的经历同队员交流,通过这些有效交流,让孩子们对我更加信任。”黄楠雁说,孩子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习羽毛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通过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升学增加优势和自信。除传授技术,她还要教队员尊师重道、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希望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是成长。

  近几年,柳州市楠雁羽毛球业余体校的羽毛球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水平在广西名列前茅,参训学员的规模、羽毛球运动水平和成绩稳步提高。对此,黄楠雁表示,这离不开体育局的支持,以及科学的办学理念。“柳州市体育局创新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机制体制,采取合作办学的灵活方式来提高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水平。此外,我们还开展分级教学,根据学员的不同技战术特点,在不同等级的训练班中再次分类,使得同级别同类技战术特点的学员能在同一训练班中得到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并与国内知名大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高校输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运动员,打消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升学与训练不能兼顾的顾虑。”

  谈及未来目标,黄楠雁表示,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国际赛场上看到柳州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转自12月16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