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个运动年——传统体育闹新春
往年,每到春节前后,老北京人李连元总会收到邀请出去讲课传授抖空竹技艺。今年,政府提倡就地过年,李连元拒绝了讲课邀约,清闲不少。眼看春节临近,一家人聚在一起,空竹肯定是少不了的玩意儿,李连元计划与妻子、女儿、女婿、小孙女,其乐融融在一起,抖起空竹来,平添一份节日气氛,过一个喜庆的春节。
“过去,只要听到空竹声就知道要过年了,爸爸粘糖瓜,叔叔蒸馒头,小孩子玩耍取乐。随着空竹声响,日子也仿佛跟着抖起来,越过越好。”李连元讲起空竹与春节的记忆十分感慨。以前春节前后,北京城内四处都可以听到抖空竹的声音,春节是中国的新年,也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人们会尽情地寻求欢乐,这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喜爱玩空竹。
过去空竹大多是用竹木制作。空竹的圆形象征团圆、圆满,春节抖空竹更代表了人们的祈愿,希望一家人圆满顺意。所以在李连元的记忆里,从没少过空竹的影子。“现在空竹的花样多了,塑料的、木头的、不锈钢的,双轮的、单轮的、球状的等应有尽有,价格也不贵,人人玩得起。”李连元说,“但在过去,只有过年了赶集去庙会,凑热闹大人才给买上一个空竹,从年头玩到年尾,一个抖不好摔地下,竹木空竹摔坏了,这个年也快过完了。”
李连元热爱运动,更爱空竹,不仅是珍惜源自家庭的传承,更因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他想把空竹这份中国传统体育传承出去,分享给更多人。
“空竹虽小,但内涵丰富,它烘托了热闹的节日气氛,寄托了中国人团圆、和谐、蒸蒸日上的愿望。并且空竹技艺花样多,是一项全身运动,在寒冷的冬日,抖一抖空竹,全身暖洋洋,它不限空间、场地,不分男女老幼,上手容易,正适合现今的居家健身形势。”李连元说,“在春节里,希望大家都能买一个空竹抖一抖,庆贺新春。”(转自2月3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