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关注体育课中的“特殊”学生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发展。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小庆艳。小庆艳是一个个子不高、白白净净、大眼睛的小女孩,最有特点的是她的头发,是天生的自来卷,让我一看便记住了这个有“特点”的小女孩。

  刚开始只是觉得庆艳说话很腼腆,往往都是说完以后低着头自己笑一下,我也没太在意。让我出乎意料的一件事,那是一节跳短绳的课,我教完孩子们,让他们分组练习的时候,庆艳组里的三个孩子没有去练习,而是将绳子套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另外两个孩子一人扯着绳子的一端,在场地上疯跑起来,玩得不亦乐乎。我吹哨“命令”她们停下来,但她们玩得太投入,根本没有听到我的哨音。我加大了吹哨的力度,这时她们才重新回到我的身边。我把三个小家伙“说教”了一番,问她们这样做的对与错时,只有庆艳没有说话,而是瞥了我一眼,然后低着头,嘴角微微上扬,像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看出了她的表情但没有再追问,让她们继续练习。这时候更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庆艳一个人走到一边,仍然没有参与进来,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下课时我特意将庆艳留下,我问她:“你上课为什么不参加跳绳?”她没有理我,还是那样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这时候我轻轻地拉起她的手,让她感觉到我是容易亲近的,让她有种安全感。这时候她小声告诉我,她不喜欢跳绳。我继续追问:“你不喜欢跳绳那喜欢什么呢?”她想了想,胆怯地说:“我喜欢呼啦圈。”

  知道了庆艳的喜好,我第二节体育课时特意给她准备了一个呼啦圈。她还是一个人躲在操场上最不起眼的地方自己玩,而我发现后对庆艳进行了表扬,说她很棒,会转呼啦圈。这时候她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说用不用老师给你表演一下呢?她将呼啦圈递给我,于是我给她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她投来崇拜的眼光。我趁机问她想不想和老师一样将呼啦圈转得又快又稳,这时候她接受了我的教授,并认真地练习起来。课后小结时,我也不忘对庆艳进行了一番表扬。

  第三节课一上课时,庆艳突然跑到我的面前,两个小手高高地举起一条蓝色的跳绳。她告诉我:“老师我带跳绳了。”我知道她是想学跳绳了,于是慢慢地教她,她学得也很认真,在以后的体育课中她也能很好地融入进来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很多。

  现在的庆艳已经不是那个讨厌跳绳的二年级孩子了,听说她在去年的体育中考中跳绳还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通过庆艳的事情,我发现,孩子们都是需要被关注的,每一个孩子只要教师能够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都会喜欢上这门课。作为教师应该要有亲其师、信其道的人格魅力,用教师的爱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更要让孩子们充分信任你,这样才能和你进行心灵的沟通。(作者系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实验小学 辛娟娟)(转自5月18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