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赋能 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领域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十年来,全国体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体育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体育扶贫工程,不断创新体育扶贫方式,有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体育扶贫的综合效力充分发挥,为扶贫事业贡献了体育力量。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代县是国家体育总局定点扶贫县。十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坚持“立志、立教、立业”和“突出体育扶贫,扶出体育特色”的扶贫工作思路,通过资金扶贫、赛事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对两县进行帮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仅脱贫攻坚期间就投入扶贫资金3162.5万元,引进扶贫资金580万元,有力推动两县如期脱贫摘帽。
2018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还主动发力,对贵州织金县进行体育帮扶,帮扶该县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为当地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时间转变思路,积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研究制定《2021—2025年国家体育总局定点帮扶工作实施意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快速发展。日前,国家体育总局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快推进贵州山地户外特色体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山地户外特色体育为着眼点,共同推进当地体育产业发展,赋能贵州乡村振兴。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帮扶办与公安部帮扶办、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联合举办了“2022中西部地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来自中西部地区脱贫县的22支小学足球队参加比赛,以赛为媒,助力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
十年来,全国各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开展体育扶贫,充分发挥体育扶贫综合带动效应。河北涞源曾经是深度贫困县,当地大力开展冰雪、户外运动,众多户外爱好者前来游玩,让古村焕发新生机,村民也踏上小康路。陕西汉中大力实施“体育+”战略,积极构建“体育+旅游+赛事”的发展模式,陕西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汉中举办,其中的29项比赛被分配到8个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县区开展,既为全民健身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乡村振兴积极赋能。
一个个鲜活案例,彰显了全国体育系统在扶贫战场上主动作为、主动担当的风采,体育扶贫成效显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全国体育系统将继续发力,发挥体育资源优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为新时代农村农民美好生活注入体育活力。(转自9月28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