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运动并非校园冷门

  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多侧重乒乓球、篮球、田径等大项,但四川省成都市华阳中学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小众项目——曲棍球。
  据该校校长祝长水介绍,今年华阳中学曲棍球项目高考体育特长生参考39人,上线39人,上线率达100%。不仅如此,学校还先后向曲棍球各级国家队及省级队伍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叶娇有望以国家女曲守门员的身份参加东京奥运会,她是华阳中学培养的一名奥运选手。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华阳中学探索出一条新路。
  优秀运动员集中涌现,曲棍球项目在华阳中学开展得越来越好,同时成功带动了周边学校曲棍球项目的落地、普及与发展,这为该校选材进一步拓宽了道路。
  学校曲棍球队主教练张刚富说:“为加强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所处的天府新区相关教育体育部门规划布局了以锦江小学为龙头的6所小学曲棍球训练基地,并坚持开展每年一次的小学生曲棍球比赛。目前,锦江小学、华阳小学把曲棍球纳入校本课程。同时,华阳中学引进专业曲棍球退役队员到学校任教,并派他们每周轮流到区内6所小学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对体育教师进行指导,为选材做准备。天府新区曲棍球协会还探索了小学体育教师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奖励机制。在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当地在曲棍球体育特长生小升初、初升高招生政策方面也给予诸多利好。”
  对家长来说,是否让孩子走专业体育道路,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体教融合要破解的题目。张刚富认为,最后选择体育专业道路的学生是少数,更多的仍要面对现实继续升学,因此华阳中学对学生的成绩从不放松。现在,曲棍球队中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保持在年级前十、前一百名。“他们都是以上课为主,训练不会占用正常上课时间,一般在下午放学后集中训练。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发现体育特长生单独成班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因此他们都被编入平行班分散教学,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不仅如此,由于体育特长生参加很多比赛,并获得了不错成绩,因此高三时,不少学生已是国家一级运动员,高考后基本都能进入普通高校或体育学院继续学习。”
  祝长水还谈到,专业学生运动员到各平行班,还会把他们不服输的韧劲儿带入班级。谈到华阳中学的体教融合,他表示,他们需要完成从“运动员学生”到“学生运动员”的转变,要让他们从只注重运动竞技到明白运动技能与文化知识并重的重要性,要让他们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转自10月28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