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打造体教融合先行先试“样板区”

  体教融合之路该怎么走?山东潍坊市在新模式的探索中,让一批中小学校与市、区两级体校分头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打造出了先行先试的“潍城样板区”。
  在潍城区,智群学校加挂市直训练单位分校的牌子,利昌学校、光正实验学校、军埠口小学、永安路小学成为市直训练单位的训练点学校,面向全省招收适龄体育运动员,实行“双学籍”管理,集中优秀教练员、集中优质设施设备、集中优良管理方式,全力打造具有潍坊特色的体教融合办学新模式。
  “这些学校的学生,每月1至2次与体校教练一起训练,学校提供了近20种体育课程,并以兴趣带动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体育方面的特长生,学校与体校进行重点培养,在体育方面被淘汰的学生,可继续学习文化课,真正实现了两条腿走路。”潍坊市体校校长傅益民介绍说。
  据悉,潍坊市体育、教育部门2019年就已经就体教融合开始探索,决定将潍城区作为全市体教融合实验区,充分借助体育和教育双方力量,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2020年9月,双方合作进入实质阶段,先行先试打造潍城“样板区”。
  在体教融合的探索之路上,如何行稳致远?作为先行先试样板区,潍城区坚持全域统筹、突出重点、特色鲜明、品牌凸显,致力打造体教融合特色品牌学校“一超多强”新业态。以潍坊光正实验学校为例,该校近几年开设了专门的体育课程,通过篮球、手球、排球、乒乓球等特色体育课程,以普修和专修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在引进专业体育人才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方面,学校一方面招聘体育教师,另一方面购买社会服务,引进专业教师作辅助教练。在与市直训练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后,下一步体校将注入部分专业师资力量,帮助潍坊光正实验学校打造排球、篮球、手球等特色体育项目。
  目前,潍坊市体育、教育部门正在潍城区着力构建“1+N”体教融合发展模型。“1”是潍城区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一处体教融合中心校,“N”是潍城区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多个特色项目。在“1+N”新型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型的引领下,潍城各中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新气象,形成体教融合一体化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多元化态势和“多校一品、多校多品”集聚式发展新格局。
  如何创新发展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关系着体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潍城区发挥崇文尚武“武术之乡”的优势,深入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探索建立“每校一支武术队”,搭建中小学武术比赛等活动平台,构建起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技体系。同时,普及提高现代体育项目,大力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开创了“校校都有足球场、班班都有足球队”的崭新局面,探索出了具有潍城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
  一点激活,满盘皆动。作为一座拥有930余万人口、近120万中小学生的体育大市和教育大市,潍坊市在探索体教融合新发展模式之路上,打造潍城“样板区”的同时,也积极总结经验,带动全市体教融合加快推进。通过系列举措,建立了选材、训练、学习、输送专业人才一条龙的训练机制,初步解决学训矛盾,促进了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为竞技体育优秀人才选拔和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到2021年,区域体教融合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到2023年,区域体教融合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到2025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深化体教改革样板区、体教协同融合育人示范区、文化供给侧改革试验区……”在体教融合的道路上踏石留印,对未来,潍坊市体育局局长沃付贤信心百倍。(转自12月17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