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发展青训筑牢根基 打造足球人才“丰产田”
![]() |
![]() |
走进广东省梅州市青训中心,小队员们在外教的指导下,进行着控球、带球、传球等基础训练。外教一边拍手一边喊,很快就把球场的氛围调动起来,小队员们也逐渐进入状态。
2018年,梅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引进两支葡萄牙外教团队共6人执教足球项目,开启了外教进梅州体校青训的先河,也让梅州的青训与国际接轨。
青少年是梅州足球未来发展的基础,加大对青训的投入力度,已成为梅州各方共识。如今,越来越多的足球名宿加入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工作。前国脚谢育新回乡后便积极投身青训工作,创立育新足球俱乐部,立志培养足球后备力量,推动家乡足球青训发展。
近年来,梅州构建了中国足协青训中心、省市县三级体校、职业俱乐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社会青训组织“五位一体”的青训体系,组建完备U7至U15各年龄段青训梯队,涵盖了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各年龄段,全市青训已向形式多元化、网点普及化发展。
随着梅县富力切尔西足球学校、五华客家精英足球学校和嘉应学院运动训练(足球)本科专业顺利开学,以及职业足球俱乐部成立,打通了梅州市中小学校到市县体校、足校,再到大学或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人才输送通道。
梅州在青训方面动作频频,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成果颇丰。据统计,近年来,梅州青训体系培养了12650名足球后备人才,向省级队伍输送69人,向国家级队伍输送21人,向职业足球俱乐部输送90人。
饶伟辉、刘彬彬、叶楚贵等入选国家队、国奥队,李海新晋升为国际级裁判,温木莲晋升国家级裁判员,国家U14、U16、U20、U22及女子五人制国家队……各级职业联赛中梅州籍球员不断涌现。(转自1月13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