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寒假 户外活动 感受别样运动魅力
寒假的内蒙古大草原,银装素裹,一场以“健康迎春”为主题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热潮席卷全区。全区共开展冬令营、滑冰竞技赛、青少年冰雪嘉年华及健康跑等28场特色青少年体育活动,吸引了一万余名青少年参与,体验别样“年味”。
作为活动重头戏,“冰雪贺岁营”冬令营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6个盟市同步启动。孩子们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习冰球、速滑等技能,更有雪地足球、冰上拔河等趣味项目点燃热情。来自包头的初二学生李佳琪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冰上跳蒙古舞迎新,既体验了运动又感受了文化,特别酷!”与此同时,呼和浩特青少年冰上运动中心也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滑冰比赛,近百名小选手在赛道上飞驰,矫健的身影与观众的加油声交织成冬日活力图景。
活动还将体育与民俗、创新深度融合。在巴彦淖尔草原,青少年嘉年华以“冰雪那达慕”为主题,设置冰上射箭、雪地搏克(摔跤)等体育挑战,吸引家庭组团参与;在乌海的“新春健康跑”活动中,青少年们在雪原上跑出青春风采……寒假里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告别“春节宅家”,更通过“体育+文化”“竞技+趣味”的模式,助力冰雪运动普及和民族传统传承。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放下手机走进自然,既锻炼了身体,也找到了过年的仪式感,这才是真正的‘健康年味’。”
在寒假期间,新疆的青少年们也参与到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足球、滑雪、冰球、长跑……各项体育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第三届“火洲贺岁杯”全疆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吸引了来自全疆的133支队伍、2300多名年轻球员参与。赛场上,球员们呼出的热气和流下的汗水,在他们的眉毛、胡子、手套和帽子上结成了白霜,“白眉大侠”们互相击掌,热情拥抱,在纯净的冰雪世界中尽情感受了一把雪地足球的快乐。
据了解,雪地足球是北疆地区冬季体育课的主要组成内容。在雪地踢球,对球员的传接球和射门技术水平的精细化要求更高,对于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心肺功能提升也有帮助。“对于青少年而言,铲球、鱼跃冲顶、倒钩及守门员的飞身扑球等高难度技术动作,在雪地上练习会更好。”昌吉州足球运动协会常务副主席张晔说。不仅在昌吉州,今冬,新疆各地的雪地足球比赛相继开赛。未来雪地足球赛事将纳入全疆大众足球赛事的体系建设规划中,让更多人体会到“雪超”的快乐。
还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滑雪项目。在新疆阿勒泰,滑雪几乎成为每个孩子的必备技能。这里因发现了一幅距今约1万年前的人类滑雪狩猎岩画而声名远扬,被誉为“人类滑雪起源地”。这片冬季白雪皑皑的土地,现已成为当地青少年滑雪的热土。当地实施了特色滑雪体育课程,孩子们在将军山滑雪场接受专业指导,培养滑雪技能。
此外,冰球和长跑也是新疆青少年寒假期间的热门体育活动。比如乌鲁木齐市连续举办了多届冰雪季活动,其中包括青少年冰球比赛和速度滑冰比赛等,不少学校还开设了冰球社团、速滑社团,并连续多年开展冰雪嘉年华活动,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体验冰雪运动,提升技能、锻炼品格。塔城市也举办了青少年冬季长跑比赛,点燃了青少年参与冬季体育运动的热情之火。
寒假期间,青海省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旨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当地举行了“营动中国”全国青少年冬季户外运动主题冬令营(青海站)。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30名青少年学员接受了徒步登山、野外生存、户外自救急救及冬季户外安全知识等多项专业技能训练。此外,还举行了2025年青海省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包含直滑降、雪上滑行技巧等项目,吸引了来自少年组、青年组、公开组等24个组别的众多优秀选手参赛,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推动了冰雪产业发展和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
此外,青海各地的中小学也因地制宜,制订了寒假体育锻炼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安排相应的运动项目,如一年级学生进行慢跑、原地蹲跳起、亲子运动体前屈拉伸等,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二到五年级学生逐渐加强腰腹力量、下肢力量、上肢力量等方面的训练;六年级及以上学生则更注重各种球类运动的锻炼,同时增加运动强度和技巧要求。
寒假期间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也走进了社区。在河北省各地,寒假期间不仅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省市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不少学校与社区还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寒假体育锻炼,部分社区会组织青少年篮球友谊赛、亲子跳绳比赛、趣味田径挑战赛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和家长共同参与,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社区交流。
各地在寒假期间开展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更让他们在运动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这些活动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转自2月6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