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体育院校书记校长会统一思想共谋改革

2024年全国体育院校书记校长会议近日在广州体育学院召开。会议报告了2024年体育教育相关工作情况和未来工作思路,讨论了体育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议题,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表示,2024年体育教育改革初见成效。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体育单招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高校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进一步创新发展,运动项目学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院校积极探索、深化改革、主动作为,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服务体育事业主战场等方面均有建树。综合性大学发挥交叉学科和资源优势,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也涌现很多亮点特色。

一年来,总局稳步推进体育招生改革,坚持将体育招生工作系统化、一体化设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招生项目和赛事设置等,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好体育单招、优秀运动员保送政策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促进后备人才培养。经过多年持续不断推进,2024年体育单招全部项目实现了全国统考,完成了从校考校招到统考统招的改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科学有效,增强了体育单招的公信力、权威性。同时,围绕总局633项目布局,统筹做好优秀运动员保送上大学推荐工作、研究生冠军班等升学政策,加强研究论证,构建复合型多层次的升学体系,确保优秀运动员有畅通的升学渠道。

一年来,总局系统推进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以足球项目为试点,改革体育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推进体校和本科“3+4”贯通培养的研究论证,确保真正高水平、有天赋、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运动员能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探索高等院校足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国家足球学院试点建设工作。同时,按照“省部共建、多方支持、协同联动、共担共享”原则,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羽毛球学院,支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建设国家冰雪运动学院。科教司坚持突出选拔真正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的导向,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支持鼓励更多有天赋的运动员、经过专业训练的有条件的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并且通过高等院校的培养,成长为对体育强国建设有贡献的人才。

一年来,总局积极引导协调体育高等院校参与体育强国建设主战场。召开全国体育院校思政会、举办思政培训班、召开本次体育院校书记校长会等,积极发挥行业指导作用,通过举办培训、研讨、座谈、技能比赛等形式,搭建贯通本科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依托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引导高校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体育院校搭建赛事交流平台,共举办9项体育院校赛事,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科学训练素养提升为抓手,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质量,研制体育单招本科毕业生免试认定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标准,提升运动员职业能力。

会议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体育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随着体育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改革的难度逐步增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总局科教司负责人表示,2025年,总局科教司将推动全国体育院校、体育职业院校、体育科研院所和招收培养体育人才的综合院校等,锚定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体育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深入研究推进体育招生改革,以三大球人才培养为引领,全面提升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进高等院校投身体育主战场,形成服务和教学、人才培养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协同发展。鼓励体育院校、综合院校、职业院校差异化、特色化办学,协同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真正地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融入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为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转自12月19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