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身器材 “互联网+”新模式
走进北京柳荫公园健身广场,一旁的智能健身器材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体验。“每天从早到晚,来这里健身的人络绎不绝,人多的时候有些健身器材都要排队才能用上。”健身爱好者张琳一边踩着智能脚踏车一边说,“器材有自由模式和锻炼模式两种,可以根据身体最舒适的状态调整阻力和频率,在公园也能享受到健身房的待遇。”这些智能健身器材不仅外观时尚,还与智能系统相连,能实时显示运动时间、频率、心率运动消耗等数据。
“我经常在下班后跟同事一起来这里‘抢位置’。”运动爱好者王森笑呵呵地说,“智能化、个性化的健身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运动体验和效果。能够在户外锻炼,空气和环境都很好,是一种享受,还能有专业智能的科学指导和体质测试,真是太方便了,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劳逸结合,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在河北邢台信都区,智能健身已经成为群众生活的新风尚。随着社区智能健身驿站的广泛布局,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享受到智能化、便捷化的健身服务。社区智能健身驿站24小时不打烊,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驿站内,各种智能健身器材琳琅满目,家住附近的张先生是这里的常客。“自从有了这个智能健身驿站,我每天都来锻炼。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我的身体状况,还能根据我的需求推荐合适的锻炼方式,真是太方便了。”张先生说。
据智能健身驿站的工作人员介绍,驿站采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辐射周边居民。“全方位3D动能智能体测仪是驿站内的明星产品,它能对身体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开具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推荐合适的健身器械和锻炼方式。我们自主研发的小程序也为市民提供了线上支付办卡、打开门禁和储物柜、团课预约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健身体验。”
智慧健身器材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健身方式,还提升了健身效果,确保健身爱好者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下科学运动。(转自2月27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