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构建15分钟健身圈 引领群众体育新风尚
12月13日,记者从铜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铜仁市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形成,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全市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6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丰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7.2%;体育社会组织更加健全,市、县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建立了2000余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
不断完善体育设施,构建15分钟健身圈。近年来,铜仁市建成了21个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11个生态体育公园、45片社会足球场、300余公里绿色健身步道,乡镇、村、社区农体工程或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现全覆盖。在碧江区八官溪至江口两河口沿锦江打造了一条全长43.742公里的智慧马拉松赛道,是我国第一条具备承办中国田协A2类马拉松赛事条件的全封闭、智慧化马拉松赛道,已入选全国6个典型智慧健身步道项目,被授予“五星健身步道”,可开展自行车赛、马拉松赛、露营、康养、亲子游、轮滑、定向等户外休闲度假及山地户外健身运动,有效解决了全民健身去哪儿的问题。
致力打造IP赛事,引领群众体育新风尚。当前,铜仁市有中国传统龙舟大赛、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梵净山登山大赛等赛事IP,还有松桃滚龙节、德江炸龙节、石阡毛龙、思南舞龙大赛等民族特色体育,依托梵净山智慧赛道着手打造的梵净山马拉松赛事IP成功举办,实现了群众体育的智慧领跑。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政府为主导,采取购买服务、办赛补贴等模式,引导体育协会组织积极主动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在多次大型体育活动中,各级体育协会充分发挥专项专业优势,在指导全民科学健身、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