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过五十六年岁月长河,杭城这艘“船”扬起新帆向亚运
老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对于很多杭州人来说,从小到大的记忆里都有杭州体育馆的身影。这里是浙江第一个世界冠军付春娥的青春绽放地,是NBA选秀状元姚明16岁代表上海出战的首秀场,是上世纪60年体育场路上的城市地标。这艘位于杭州体育场路210号的“大船”在经历五十六年风雨的同时,也成了这座城的见证。作为杭州人的体育生活之“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场馆改造落成,记者带大家一探究竟。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杭州体育馆的主体被完全保留,东西大厅的主柱、扶手,以及场馆正门上方的马赛克彩图等细节都按照原先工艺进行了修复。
在“船体”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屋顶新增了11根承重索,强化了体育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场馆内部,根据亚运会赛事要求,场馆内新增了两块电子显示屏,照明、音响、地板和座位也进行了系统性地更新升级。场馆顶部云吊顶造型极具设计感;屋顶钢索结构全部裸露,更具运动感和视觉开阔感。
据杭州体育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刘震介绍,改造提升过后,杭州体育馆场馆总建筑面积达3.42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2.08万平方米,改建面积1.34万平方米,可容纳4300余位观众。
2.08万平方米的新建面积主要是训练馆、赛事功能用房以及地下室车库。从主体育馆可以直达三层楼高的训练馆,同时设有兴奋剂检测候检室、新闻发布厅、媒体办公室等,而赛事功能用房则设置了“志愿者之家”。新增的地下车库,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有180个停车位可供停车,相信赛后不会再出现“杭体有比赛,可惜停车难”的场景。
据悉,杭州亚运会期间,场馆将承办拳击项目。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结束后,杭州体育馆将回归全民健身场所属性,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群众体育项目都能在这里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