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世界杯”乘风破浪正当其时

背后是90多年历史的足球文化土壤,主角是来自大湾区的球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这,便是有着“湾区世界杯”之誉的佛山“西甲”足球联赛。

日前,佛山“西甲”足球联赛(以下简称佛山“西甲”)作为广东省精品赛事活动项目,亮相第25届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第21届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讲述三水以赛兴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故事。

佛山“西甲”历经22年培育,实现了从地域性赛事到全国现象级赛事的华丽变身。尤其是在全省大力实施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以及“体育产业品牌工程”等体育强省建设五大工程的背景下,拥有多元价值、巨大潜能的它,乘风破浪,正当其时。

佛山“西甲”是怎么炼成的

这是一场以体育赋能“百千万工程”为主题的推介会。

据悉,本次推介会旨在以会展为媒,汇聚起生产企业、运营公司、设计单位、社会组织等优势资源,同时匹配基层需求,以跨界、扩圈、融合的方式,为商贸对接、创新产品等搭建平台,推动“体育+”“+体育””多元融合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体育力量。

过去几年,佛山“西甲”带火了城市、带旺了消费、带热了文旅、带动了发展。聚光灯下,它的品牌价值与巨大潜力备受关注。

三水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劲涛从历史积淀、塑造之法、办赛成效、未来规划等四个维度,全面介绍佛山“西甲”是怎么炼成的。作为佛山“西甲”的起源地,三水区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赛事与产业相结合,拉动服务业、旅游业、休闲经济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赛事与城市美誉度、社会发展的多赢局面。在2023年和2024年,佛山“西甲”先后获评国家体育总局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广东省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赛事案例。

以2024年举办的第十八届佛山“西甲”为例,前后一个半月的比赛周期里,超146万人次入场观赛,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级媒体密集推出报道380条,赛事持续全网霸屏、全民热议。云秀山体育场周边的“西甲”啤酒广场、江边仓等夜市联动举办主题活动,累计客流量超150万人次,销售额较赛前增长约180%。通过将佛山“西甲”与啤酒节等特色节庆联动,举办近200场文旅节庆活动。同时,深化“足球+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此外,近40家全国媒体深入健力宝等企业采风,围绕流量变销量、球场变市场,创新开展以旧换新、直播带货等活动,把佛山“西甲”作为产业招商平台,引入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投资。职业足球队冬、春训产业长足发展,近3年来累计引入超200支高水平职业球队。

“通过赛事,吸引了香港明星足球队等流量团体,策划了‘镇远之夜’等主题活动,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从局外人变家里人,更有村民和产业工人通过现场直播,形成全村看‘西甲’、全厂看‘西甲’的火热场面。”刘劲涛表示。

释放佛山“西甲”的长尾效应

以体育运动更好赋能“百千万工程”,“小城办大赛”只是一个起点。深入挖掘佛山“西甲”的长尾效应,释放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元功能,三水有着更为长远的谋划。

博览会期间,三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孝勇代表三水区人民政府同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健力宝足球青训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双方将围绕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开展合作,包括组建健力宝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队(U12以上),以及建设健力宝足球青训中心,开展校园青少年足球教育培训等。

三水人对足球有着极其深沉的感情,在过去近百年历史中,足球一再成为三水连接世界的桥梁。早在1931年,现代足球运动首次登陆三水。到了上世纪40年代,三水足球健儿已经有了跟葡萄牙等外国球队切磋的记录。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香港、澳门、三水共同举办的“肄江杯”足球赛更是成为世界了解三水的窗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健力宝集团携手中国足协,先后选拔了29名青少年远赴巴西接受专业足球训练,造就了李金羽、张效瑞等黄金一代球员。

以佛山“西甲”为抓手,三水将全面深化“足球+文旅消费”“足球+乡村振兴”“足球+产业招商”,做优职业球队集训市场、加强医疗器械、运动康复等体育关联产业招商。

据透露,三水将在三水新城建设一个现代足球产业基地,在南部的白坭镇和北部的大塘镇分别建设一个足球体育公园,由此实现辐射带动三水全区的标准观赛足球场馆建设,与足球产业基地项目形成“一中心三片区”格局。

其中,现代足球产业基地位于三水新城黄金地段,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具有足球集训、足球赛事、足球康养、休闲生活、商业演出和酒店住宿等功能。(转自12月2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