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要靠科学引领,科技支撑,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是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10月16日以“全民健身:服务与管理、质量与效益”为主题的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在深圳如期召开,大会通过专家论坛、大会报告、专题研讨和墙报交流的形式,共谋科学规划全民健身发展之策,共商科学指导全民健身运动之计。
在首日大会主题报告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教授就体育活动与慢病预防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他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健康转型期,基本健康指标正在提升,这包括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些基本指标也是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状况的指标。但是另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居民的工作、出行和家务劳动相关的身体活动量都明显下降,与此对应,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高发和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
遗传易感性、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三个共同病因,其中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一点,身体活动在生活方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因素。陈君石教授列举国内外众多科学研究证据,阐述了身体活动不足与众多慢性病和健康问题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和癌症等。在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全球健康危险因素数据显示,缺乏身体活动是在高血压、烟草使用和高血糖之后的导致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大危险因素,全球6%的死亡是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每年造成330万人死亡。
随着身体活动与疾病关系研究的深入,身体活动已经被证实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的良方。增加身体活动除能改善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外,已经被证明能有效治疗和预防慢性病,运动可以治疗和预防包括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压等40种以上的慢性病。
陈君石表示,与促进公众身体活动相比,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更多是缺乏科学的运动指导。研究显示:对病人来说,低水平身体活动对造成死亡的危险要大于吸烟、肥胖、高血压或高胆固醇血症;对老年男性,定期身体活动可以降低40%的死亡风险;一个活跃的80岁老人的死亡风险要比一个缺乏身体活动的60岁的人低;定期身体活动能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大约降低50%,结肠癌发病风险降低60%,痴呆症发病风险降低40%,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病率降低40%,卒中风险降低27%,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58%。
以上科学证据有力地说明,适当体育活动与群众性健身运动对健康和慢病预防的重要作用,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其中十分重要的是“适当身体活动”。陈君石教授提出了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推荐量:每日6-10千米的身体活动;经常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和娱乐活动;专门锻炼保持肌肉和关节功能;日常生活“少静多动”。
报告最后陈君石教授提出,慢病是当前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关键是健康生活方式,其中十分重要的是“适当身体活动”;身体活动不足害处大;健康体重是身体活动的风向标;积极推动运动是良医。
“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有力”,强有力的政策和持续的宣传教育是推动群众性健身运动的重要保障。
(季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