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路
河南省临颍县杜曲镇位于临颍县西部、颍河畔,全镇辖32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292个村民组,近7万人。从提出以“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杜曲新城”为目标以来,杜曲镇开始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路。龙堂村是杜曲镇新型社区建设的试点村,公共绿地广场、健身路径的规划,使农民生活有了新变化。
人人都爱广场舞
每天下午5点,就有村民聚集在广场上等待着播放广场舞音乐。田淑霞既是村干部也是广场舞大军中的一员,她说:"村干事每天都会询问大家想跳什么样的舞,然后就会在网上找曲目,放视频音乐让大家跟着一起边学边跳。"然而他们跳得最多最熟练的还是"幸福漯河健康舞",这是他们每天必跳的舞蹈。
这个健身大广场就建在村企业龙云集团办公楼的对面,是村民活动的集中地。广场中间是一个篮球场,篮球场前后都是开阔的空地,在空地两边摆放的是乒乓球桌,乒乓球桌旁边是成片的绿化带,绿化带的前端安放有大批健身器材的健身路径,村里还安排专人负责维护保养这些健身设施。广场四周都装有路灯,即使到了晚上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都不耽误,另外广场正前方的中间一个巨大的显示屏,更方便了村民学习广场舞。
白天的龙堂村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大家都在村企业工厂上班,一到了傍晚时分,"呼啦啦"的人都冒了出来,男女老少聚集在广场上,跳舞的、聊天的、打球的,孩子骑着小车来回转悠好热闹。田淑霞说:"我们这个广场从去年扩建以来就更加热闹了,下午5点到9点,200多男女老少站在广场上跟着视频音乐舞动别提多开心了。"
60多岁的郭凤莲每天7点多都会到广场来跳舞,用她的话说:"村里有了广场跳舞的人群后,我就不再只待在家里看孩子,跟邻居家长里短了,每天来跳跳舞感觉生活可美,身体也健康了,现在不止我们村,其他村的也都来我们这个广场跳舞呢。"不仅在龙堂村,在整个杜曲镇广场舞都大受欢迎,只要有广场的地方,几乎就有广场舞的存在,现在广场舞已然成为了一张令人瞩目的农村文化名片。
打起盘鼓震天响
盘鼓队总指挥高永峰说:"有一次在市里'农行杯'活动比赛现场,我们龙云盘鼓队60个人同时一个鼓点打出来,旁边商店的玻璃都被震碎了。若是在礼堂里打鼓,前几排的人都得捂住耳朵才行。"所以平时盘鼓队队员轻易不聚一起打鼓,都是各玩各的。今年33岁的高永峰初学打鼓时的年纪不过17岁,16年岁月里鼓成了他最为熟悉的伙伴。
60面鼓、40支镲、2面令旗如今静置在龙堂村文体室里,高永峰会利用晚上时间教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在广场上玩一会儿。高永峰的盘鼓是从开封习得,当年他们一伙百余人被厂里挑选出来送到开封学习了半个月,最后优中选优剩下60人成立了盘鼓队,以后开封盘鼓队每年若有新鼓谱新阵型还会被请到龙堂来教上20天。20斤重的鼓挂在肩上配着步法舞动敲打并不轻松,所以打鼓的多是25至36岁的男人,而女人多是手拿铜镲和着鼓点打。多年的鼓打下来让高永峰的身体很壮实,他说:"村里一般人的身体素质是比不上我的,我这胳膊上都是肌肉,没有劲儿可玩不了鼓。"
开封盘鼓所用乐器以鼓为主,配以大镲,马锣等铜器。鼓队所用的木框扁鼓鼓面约45厘米,木框高约30厘米,呈棋子形。演奏时,将鼓的背带斜挎在左肩,鼓置于腰前,鼓面向上,用双鼓槌击奏。整个鼓队时走时停,时起时伏,动作整齐、豪放,极富舞蹈性,全体鼓手既是乐器的演奏者,又是挎着鼓的舞蹈表演者。这种舞蹈性的器乐演奏,具有十分热烈的气氛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重大节庆日子里表演常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所以在杜曲镇活动庆典开幕式上总会请盘鼓队来助威造势。
打盘鼓不仅要求体力好,耐力肢体协调,还要求团队协作,步法配着鼓点要整齐,在统一的鼓点中,错一个点就非常明显。高永峰说:"一个盘鼓队最基本要求就是打得要稳,走得要准,要是再深入就得要求韵味了。而且盘鼓声有高有低,这要靠鼓手用技巧控制。"鼓声从低到高一路上去如同平地处拔起一座高山,在鼓声低时如雨打蕉叶微微震颤,鼓声高时如万炮轰鸣惊天动地,最后干脆利落的鼓声猛地一停万籁俱寂。
(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