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健身为“双考”调成“静音”

  今年中、高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良好的备考、考试环境,不少地方出台了相关政策,避免户外健身对学子造成干扰,不少体育参与者也主动降低体育锻炼噪音,甚至调成“静音”,为莘莘学子备考“让行”。

  记者了解到,今年“双考”期间,杭州市发布了《关于加强2021年度中高考等特殊时期环境噪声管理的通告》,要求禁止市区所有建筑工程在中高考期间夜间施工作业,禁止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音响器材等其他产生噪声污染的活动,为考生最后冲刺保驾护航。

  通告发出后,杭州各广场舞队伍积极响应,自觉暂停了广场舞健身,为考生们营造良好的备考环境。不仅在杭州,嘉兴市排舞(广场舞)运动协会也发布了《嘉兴市排舞(广场舞)运动协会公约》。《公约》中明确规定,中考和高考期间以及其他不宜进行文体活动的时间节点,暂停排舞(广场舞)活动。广场舞爱好者们纷纷表示,非常理解组织的号召,要做文明舞者,以身作则坚持助力“双考”。

  今年66岁,来自杭州西城广场的健身舞爱好者老林,坚持跳广场舞10年,他说:“跳广场舞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健身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歇舞’的一个月打算用跑步来替代。孩子们十年寒窗苦读不易,家里外孙今年也准备参加中考,我们老年舞蹈队要用‘降噪静音’的方式,为考生们加油,将摇旗呐喊变成自律行为,祝愿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实现人生理想,能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我们觉得很光荣。”

  老林介绍说,广场舞队平日里也十分注重文明健身,严格控制锻炼时间,明确早上7时前、中午12时至15时、晚上21时后不在居民小区附近进行有音乐伴奏的排舞(广场舞)文化活动,且白天音量不超过55分贝,晚上音量不超过45分贝。“社区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锻炼环境,娱乐健身氛围,我们在休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舞动的是文明节拍,我们理应为社会传递理解互助的音符。”

  全国各地体育社会组织也都在为考生们默默“守护”。山东淄博市体育总会在月初面向全市体育社会组织下发了《关于高考、中考期间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减少开展室外健身活动的通知》,要求在高考、中考期间,要减少各类室内外赛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对不必要的赛事活动一律停止举办;对确需举办的赛事活动,要严格控制现场音量,边界噪声不允许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在公园、校园周边等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各类音响器材,以及采用其他发出高频率噪声的方式从事健身活动。(转自6月10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