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体教融合 打造智慧城市——上海举办初级模拟飞行教练员(辅导员)培训班

  为培养高素质的航空体育人才,提升航空运动科普课程的针对性,增强模拟飞行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上海市航空运动协会日前在上海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举办了上海市模拟飞行辅导员座谈会及初级模拟飞行教练员(辅导员)第一期培训班。来自上海市各地基层学校、少年宫、科创基地、飞行体验中心、飞行模拟器研究设计机构、飞行专业相关高校等3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模拟飞行专家组指导下,经过理论和技术培训,笔试和实操考试,30名学员顺利通过“红牛郎利特穿越气柱竞速”“起落航线(五边飞行-南京机场)”等多个项目考核,掌握了模拟飞行基础的教学理论和实操技能,获得了上海市航空运动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部分优秀学员还将经过审定,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颁发的全国模拟飞行教练员(辅导员)的证书。

寓教于乐 培养青少年航空人才

  模拟飞行与真实飞行一脉相承,是近年来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航空科技体育运动。模拟飞行的训练有助于青少年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增强思维敏捷度,提高快速应变能力,培养航空情怀,树立航空志向,为国家储备更多优秀的航空后备人才。

  “模拟飞行项目处于航空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对于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和科普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丰富科创类学校课程体系、助力培养高素质航空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科技体育项目的模拟飞行在上海尤其是进校园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总局航管中心运动一部模拟飞行项目主管孙涤非表示,模拟飞行与航空基础教育、运动飞行训练乃至职业飞行员培养息息相关,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全面推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全国模拟飞行运动管理办法》,将成为促进模拟飞行项目在上海数字体育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将全方位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和远程大数据服务。

模拟飞行 航空体育发展新抓手

  模拟飞行项目的发展对于打造智慧城市、开创数字生活,丰富休闲体育电子竞技类项目供给等方面,提供了良好基础。

  “目前,上海正在逐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模拟飞行项目的开展让我们寻找到未来航空科技体育发展,体育数字化转型新抓手。”上海市科技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志刚表示,模拟飞行是最安全的航空体育项目。未来还将以“体教融合,创新发展”为目标,加大模拟飞行教练员(辅导员)培养力度,建立上海市模拟飞行培训中心、考评中心,同步推进模拟飞行进校园等各项活动,试点开展模拟飞行校园赛、精英赛,促进本市青少年航空运动事业发展。(转自6月10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