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技能”提升科学健身服务水平 健身教练也要复合型人才

“这才是我心目中健身教练该有的样子!”在观众们的感叹和欢呼声中,“这!就是好教练”2025第三届健身教练职业技能大赛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健身教练经层层选拔,在形体、专业、体能三方面展开硬核技能的较量,线上观赛量累计超100万,让不少人直呼“现在健身教练的门槛这么卷了”。

为了遴选出真正的行业好教练,本届比赛不同于传统健身赛事的单一形体比拼,而是设置了形体美学、专业知识、体能挑战三大核心环节。在形体展示中,选手需结合肌肉线条与运动姿态的流畅性,展现“力量与美感”的融合;专业考核则涵盖运动教学、营养学等理论知识,并要求选手现场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模拟真实教学场景;体能挑战环节设置了耐力比拼、爆发力等多维度测试,是体力与毅力的综合考验。许多选手表示,大赛比的不仅是能力,更是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现在会员第一句话不是问价格,而是‘你有营养师资格证吗?’”从业8年的健身教练司治安坦言,目前行业正在经历转变,“以前很多教练的话术可能是‘一个月瘦10斤’,现在得说‘根据你身体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运动表现,建议每周三次有氧和力量训练,当然还要配合日常的饮食和作息’。”

乐刻运动商家事业部负责人说:“健身行业已进入服务质量竞争的新阶段。通过技能大赛,推动教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让真正优秀的教练获得市场认可。”据悉,国内多家健身平台将打造“好课程”和“好教练”体系作为核心战略,着力提升教练的专业素养、服务意识和用户黏性,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从西安来参赛的宋芮铭转型成为健身教练已有近7年时间。“我觉得,好教练的意义就是培养持续的运动兴趣和提供最专业的健身指导。”在她看来,健身教练不仅应该具备最出色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在自身的运动习惯上以身作则,成为运动者的伙伴和榜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推进。伴随大众对体重管理的意识逐渐提升,如何获得科学健身指导和个性化服务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现在人们走进健身房不单单只为了减脂、塑型等外在美,更多人是为了健康、快乐。”担任本次大赛主裁判的武汉体育学院教授、中国健美健身学院院长吴廉卿评价说,“这次大赛清晰地反映了健身教练职业内涵的演变。”过去,行业对教练的评价可能侧重于单一的技能或外形展示,但这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科学健身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的需求。“从高等教育和行业规范的角度看,现代‘好教练’必须是运动科学理论、多元实践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的有机结合体。”吴廉卿认为,这不仅要求教练掌握扎实的生理学、营养学、生物力学知识,更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设计、沟通指导和效果评估能力,这种向复合型、知识型人才的转型,是行业迈向成熟化、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健身教练作为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健身知识的传播者,只有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才能使健身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好教练正成为全民健身的新需求,为健康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转自4月30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