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王彦把打花棍推向更大的舞台
![]() |
别看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王彦已经56岁了,打起花棍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聊起打花棍更是滔滔不绝。
选择打花棍作为锻炼项目,王彦记忆犹新。在他28岁时,因病切除了肺部左下叶。这场手术让他元气大伤,不仅肺活量受到限制,锻炼的项目也受到限制。“手术之后在公园散步的时候,一位老大爷问我,您退休多久了?对于才28岁的我来说,这句话所带来的打击可真不小。”为了恢复身体,找到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王彦想起了小时候练习过的打花棍。
打花棍是一项双手运动,能使左右脑都得到训练,提高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以及人的自信心,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对于青少年而言,练习打花棍可以提高注意力。对于老年人来说,加入打花棍的行列,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老花眼等常见老年病。
如今,王彦不仅成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而且还是打花棍项目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日里,他不仅创编了多套打花棍的教程与节目,而且还长期坚持义务辅导大众参与学习打花棍项目。目前,王彦已经设立了20多个辅导站。并将打花棍项目推进了校园,开设了校本课程。
在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王彦还注重弘扬传统体育运动。他创新了打花棍的玩法,形成了新的比赛项目,利用现有的羽毛球场地,创编了老少皆宜的隔网对抗赛。在增进打花棍项目趣味性、对抗性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转自8月28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