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会后,英国伦敦将因主办2012年的奥运会再次成为世界焦点。英国驻穗总领事馆贸易投资领事柯俊庭对体育产业素有研究,在他的参与下,英国驻穗总领事馆与广州亚运会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筹办机构合作颇多,其中包括分享英国在主办“可持续发展”的奥运会方面的思路和举措。日前,柯俊庭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建议,深圳可借鉴伦敦筹备奥运会的做法,让大运会为深圳留下丰富的遗产。
■立足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
柯俊庭介绍说,2012年伦敦要举办一届充满活力、安全、独特的奥运会和残奥会,为伦敦和英国留下可持续的遗产,为实现这一目标,伦敦奥运会确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伦敦奥运组织委员会及奥运筹备局的工作就是根据这些原则,共同努力使奥运带给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经济、社会、健康、环境和体育利益最大化,让奥运会为英国的文化、体育、志愿者运动、商业和旅游业都留下丰富的遗产。
根据可持续的原则,伦敦奥运会要达到的遗产目标如下:让英国成为世界领先的体育国度;改造伦敦东区的中心地带;带动年轻新生代参加当地的志愿者、文化和体育活动;让奥林匹克公园成为可持续生活的蓝本;展现英国是个富于创造性、具有独特魅力、适合居住、旅游和经商的国家。
柯俊庭表示,深圳举办大运会将有利于提高深圳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体育产业对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提升作用,如何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提前做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另外,政府部门及大运会的筹办机构要做好沟通、协调,确定统一的长远目标,确保各方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让大运会带给深圳的收益最大化。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伦敦奥委会还制定一些详细的管理和筹办措施,包括:与非政府组织、社区团体、企业、专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奥运的品牌效应最大化;在采购商品和服务、选择赞助商时,要保证供应商多元化,重视供应商是否做到了公平就业和环境保护;建立独立审计职能,由英国及伦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监察等等。
柯俊庭说,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不仅能够让奥运会的品牌和影响更深入人心,还能节省开支,推动公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和参与。在选择奥运赞助商和供应商时,伦敦奥运会也将体现公平和多样化的原则,并考察供应商是否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些既是对奥运精神的推广,也是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
■优化场馆赛后用途
据报道,伦敦在申办2012年奥运会时就强调如下原则:尽可能采用临时场馆设施、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赛后的功用、反对建造赛后维护费用高的场馆、对只适合运动员却不适合居民的建筑说“不”。柯俊庭说,节约、高效、事先考虑赛后用途的确是伦敦奥组委为丰富奥运遗产秉承的原则。
伦敦奥运会的主要工程是在伦敦东区兴建奥林匹克公园,其中包括奥运体育场、水上比赛馆、自行车比赛馆等场馆,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公园将被改造成欧洲150年来兴建的最大的城镇公园。由于英国已经有许多大型体育场,这些世界一流的体育设施将改造后供体育俱乐部、当地社区及精英运动员使用。体育设施旁的运动场地也将供社区使用。伦敦奥运会主体育场将只建设2万个固定座位,其他5万余个座位都是临时的,尽管设计工作和赛后拆除也要花很多钱,但是英国人认为这样比花大价钱维护划算得多。
公园旁的奥运村将可容纳17000名运动员和官员,奥运会后将改造为9000套公寓,供教师和护士居住,媒体中心将改造为就业中心。
柯俊庭说,看到媒体报道深圳的大运村在大运会后将成为一所学校的校园,这说明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的城市都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他说,深圳的大运会筹办机构能够广开思路,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对于将大运会带给深圳的效益最大化有积极的作用,相信2011年的深圳大运会也会给深圳留下丰富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