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出征 厦门体育力量助力抗疫

一个倡议,逆行出征;一句誓言,舍我其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市体育局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的硬核担当以及对党的无限忠诚。市体育局响应组织号召,截至目前,已陆续组织50余人,带头逆行出征,分批奔赴同安、翔安、海沧疫情防控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此外,体育企业、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纷纷行动起来,捐资捐物、出人出力,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坚守“疫”线

“体育经验”助力抗疫

9月22日凌晨,市体育局副局长杜新飞、劳建军分别接到通知,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赶去同安支援抗疫,两人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出发。

杜新飞要去的地方是同安区新民镇乌涂社区,担任该社区下沉干部负责人。这里确诊病例较多、人流量大,是此次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复杂的区域之一。劳建军则是前往汀溪镇汪前村,担任该村的抗击疫情第一书记。一周以来,两人各自带着网格员组织群众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走街串巷、敲门入户,摸排辖区居民疫情防控情况;统筹协调,为村民居家生活提供物资保障,协助解决驻村企业的困难;搭建宣传平台,将科学战“疫”知识通过微信群传达给村民,消除村民麻痹思想,树立抗疫必胜信心。

与此同时,体育系统50余名党员干部分别下沉同安、翔安、海沧抗疫一线,以非凡的勇气、坚毅的作风,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抗疫堡垒。作为体育工作者,他们把以往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带到战“疫”现场,优化核酸检测动线、有序疏导检测人群,让厦门体育经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出一份力。

从晨光熹微到繁星点点,从核酸检测点到社区卡口,在抗疫一线,体育系统志愿者眼里只有工作,没有人在意生活条件,累了就休息一下,接着继续工作,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日扑灭疫情。

“作为一名党员和机关干部,保家卫国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深深地烙在心中,成为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这是责无旁贷的使命。”杜新飞同志表示,体育志愿者们将根据工作指示,克服疲劳、继续坚守,“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情暖“疫”线

爱心企业奉献爱心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体育企业、协会发挥各自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用一次次支援行动,感恩和回馈厦门这片热土。

记者了解到,继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捐赠50万元、厦门绵羊抗疲劳垫有限公司捐赠15万元之后,体育企业爱心捐赠再发力,昨日,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向同安区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用于新民镇疫情防控。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希望能为共同抗疫尽一份力,助力厦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除了捐款,还有许多抗疫物资、后勤保障物资正源源不断涌向抗疫一线。最近一个星期,奥佳华集团紧急调配一批防疫物资,通过市红十字会向同安区、思明区和湖里区共捐赠200万个医用口罩。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向同安捐赠500套防护服,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厦门红珊汽车文化公园有限公司、厦门京鼎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朗美(厦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厦门市跆拳道协会、厦门振龙太极拳俱乐部等体育企业、体育协会牵挂一线的防疫工作者,向抗疫一线捐赠了矿泉水、方便面、面包、免洗洗手液等必要的防疫防暑物资,为防疫贡献力量。

除了捐资捐款,这些体育企业、体育协会也发挥守望相助精神,积极发动党员、团员、干部、员工投身志愿服务,全力助力我市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运动战“疫”

线上指导居家健身

疫情发生后,市体育局迅速调整赛事活动工作方向,暂停举办各类群众赛事,关闭体育场所,倡导居家健身。训练单位停课停训,学生、运动员居家上网课、居家训练。

实施线上教学以来,市体校积极组织师生居家防控和线上学习工作,老师们通过一次次线上沟通,与学生、家长保持良性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在家安心学习。

疫情发生后,我市所有线下赛事活动暂停。市体育局第一时间通过“厦门体育”“厦门i健身”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居家健身指南,从适合居家进行的运动项目、锻炼注意事项、科学健身理念等方面,用图文并茂、视频教学等方式提供居家健身指导,助力群众提高身体素质,科学防病防疫。

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市民居家健身做榜样。厦门啦啦操协会推出亲子健身操,指导亲子居家锻炼的互动技巧。厦门华厦学院排舞运动队主教练袁文丽创编排舞《只对你有感觉》,将当下流行舞蹈的动作元素和排舞基本步伐融入其中,充满青春活力。厦门一中开设的“云端体育”系列课程——动感健身操,吸引广大师生居家运动,也让不少市民在线上跟着操练起来,科学运动抗“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