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探索体育扶贫新路径 助推脱贫攻坚新成效


    黔东南州体育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 178 个乡镇和 2134 个村级农体工程、8个公共体育场、12个生态体育公园、17 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和74片社会足球场,全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7平方米,极大丰富了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2020年,坚持以“体旅融合”为抓手,不断探索黔东南州精准扶贫体育路径,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业“双推进”,全力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发展工作,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等多次专题研究部署,严格落实全民健身事业“三纳入”的要求,把全民健身事业特别是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立黔东南州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作为召集人,定期召集州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商, 对体育重点、难点工作进行专题研判、专项督查。过去一年,先后召开专题会议、专项调度 50 余次,开展现场调度推进、一线督查指导等 20 余次,有效保障体育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落实。

强化责任压实   推进民生项目落实见效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分解落实,我们年初与各县市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完成时限。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推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确保体育民生项目落实见效:2020 年建成了74片社会足球场、310个村级和10个乡镇级农体工程、14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点多功能健身场、4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个生态体育公园、50公里健身步道和3个公共体育场项目。

强化大局意识   努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黔东南州体育工作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助推脱贫攻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体旅融合,推动产业新发展。紧紧围绕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总体目标,按照《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对黔东南的定位,编制了《黔东南体育旅游总体规划》,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其中:贵州锦屏亚狮龙羽毛球体育特色小镇做好“体育+旅游+扶贫”文章, 打造农、文、旅、康养、装备制造等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 过去一年贵州亚狮龙产业园已实现月生产羽毛球20万打,吸纳贫困户职工200 多人就业,预计到 2021 年,将实现生产羽毛球30 万打/月、解决就业600余人、年销售收入3亿元、实现利税近千万元;丹寨万达小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好自身独特资源,在持续推出多个有影响力的文体旅融合项目后,2020年策划了国内首个“天天迷你马拉松”,打造了全新的环湖跑道,并且专门配备了计时、测速、人脸识别等智慧体验功能。近 4 年来,丹寨万达小镇累计接待客流 2000 万人次,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超过 120 亿元,成为丹寨旅游产业新的支柱,带动丹寨全面发展、百姓脱贫致富,成为当下高热度的网红小镇。办好品牌赛事,拉动消费新增长。举办了环雷公山超 100 公里马拉松、雷公山山地自行车赛、中国户外健身大会等品牌体育赛事,通过赛事活动直接带动景区和城镇消费以及乡村旅游和农副土特产销售,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群众创造了更多灵活就业的机会和增收渠道。特别是 2020 贵州环雷公山超 100 公里马拉松,在本次赛事过程中开展了“借力超百赛事盛典,助推黔货出山”系列活动,积极组织了州内扶贫产品、农特产品、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等进行线上线下、网红带货等展销模式进行销售,跑友可通过线上线下展销点,一站式购买到黔东南系列扶贫产品。此次比赛共吸引了近 3000 人参赛和近 10 万人参与,直接拉动我州消费 1000 万元以上。

强化为民思想  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体育设施扶贫,除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项目资金支持外,我州还专门从体彩公益金中安排280万元用于2020年出列的从江、榕江县的贫困村体育设施建设,同时,在易地移民搬迁的过程中,将文化、体育和旅游资金打包使用,切实完善移 民搬迁点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建成310个村级和10个乡镇级农体工程和14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点多功能健身场地体育设施项目,让贫困人口共享国家改革开放成果;开展健身活动扶贫,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赛事,全年举办线上赛事活动 10 余场、线下赛事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数近 100 万人次,夯实了全民健身基础,提升了群众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满意度;开展健身理念扶贫,疫情期间,广大体育工作者精心编制出系列线上健身项目,发布健身指导、宣传健身理念 20 余期,引导广大群众居家健身;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发动长跑、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社团开展义务健身指导和送教下乡活动,指导近 10000 余名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医疗支出,助力巩固脱贫成效。

强化统筹兼顾  认真谋划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将根据省局工作安排,结合部门和地区实际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全民健身“六边工程”,让百姓真正享健身之乐,受健身之益;深入推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加快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奥运发展战略,推动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加大体育市场主体培育的力度,不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统筹发挥体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接下来,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各次全会精神,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推动全州体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