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草局赴贵州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区及自然资源向户外开放调研
8月31日至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草局赴贵州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区及自然资源向户外开放调研工作。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文化中心副主任黄金等一行在贵阳市、黔南州、安顺市、黔西南州四地调研。贵州省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华平、牟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谭夔,安顺市副市长汪文学,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黄曼,省体育旅游发展中心、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贵阳市体育局、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安顺市体育局、黔西南体育局、各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时分段陪同调研。
8月31日,调研组在开阳县指出,要坚持以长远规划的发展思想,紧扣“抓项目、瞄市场、聚人气,搞创新、兴产业”的工作主线,坚持不懈推进体育旅游高标准高质量融合发展。 9月1日上午,调研组在龙里县指出,龙里县要以创建“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推进“旅游+体育”、“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持续优化体育旅游消费环境,依托赛事活动带动,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增强体育旅游业态,推动龙里县体育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日下午,调研组在都匀市指出,都匀市要以创建“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继续推行产业融合、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鼓励和支持体育新业态发展,持续优化体育旅游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旅游+体育”、“体育+旅游”建设,有力推动都匀市体育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9月2日,调研组在荔波县指出,荔波县体育工作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州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荔波体育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推动荔波县“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荔波县特色户外运动基地和品牌赛事,精心谋划特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推进体育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全县全域旅游战略纵深发展,力争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县。
9月2日下午,调研组在平塘县指出,平塘县要以创建“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利用“天眼”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旅游+体育”“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以平塘天文小镇生态体育公园为代表的体旅融合精品项目,有效推动平塘体育和旅游产业更好更快融合发展。
9月3日,调研组在长顺县指出,长顺县要以创建“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创建“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基地”为目标,重点打造“一山”(白云山)、“一湖”(杜鹃湖)、“一树”(中华银杏王)、“一井”(潮井)、“一府”(广顺州署)等旅游项目,不断建设完善体旅融合项目和基础设施,不断深入推进“旅游+体育”、“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9月3日下午,调研组先后实地走访了紫云县帐篷酒店、国家攀岩训练基地、攀岩小镇,并对紫云县“文化+旅游+体育”多方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希望紫云县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为紫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9月4日上午,调研组先后对黄果树旅游区、坝陵河大桥基地博物馆以及坝陵河大桥高空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组对黄果树旅游区体育旅游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黄果树旅游区未来的体育旅游事业发展充满信心。
9月4日下午,调研组在贞丰县指出,要以创建“全省体育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推进“旅游+体育”、“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全民健身、户外体验、休闲康养,对北盘江、三岔河、双乳峰等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在传统旅游中注入体育元素。抓住国家体育总局扶持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重大机遇,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大战略路径和加快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促进体育与旅游、扶贫、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有效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9月5日调研中,调研组对黔西南州近年来成功举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推进“旅游、扶贫、文化、体育”多方融合协调发展的经验做法和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就黔西南州下一步如何抓好各项体育工作和推进特色山地旅游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要求,贵州四地体育旅游发展要更多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创新和实践,让成果惠及市民游客。要坚持系统谋划、试点先行,鼓励试点因地制宜探索企业标准,努力将企业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地方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体现了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调研组强调,要把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贯穿到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全过程,激发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更多结合营运的特色赛事,通过具有特色赛事带动项目经营和发展的市场黏性,创新发展竞赛引领,努力构建贵州省创新发展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