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运会围棋比赛天津落子 15岁小将方若曦为贵州摘下首金
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简称“全运会”)群众比赛围棋决赛在天津落子。这是围棋项目自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之后,时隔24年重返全运会赛场。来自贵州安顺的15岁围棋小将方若曦业余六段,表现不俗,在决赛中接连战胜吉林省、重庆市、江苏省、河北省、江西省的业余女子个人代表选手,为我省夺得了全运会历史上的首枚围棋比赛项目金牌,也是本届全运会贵州代表团的首枚金牌。
15岁的全国冠军
早上9点26分,方若曦业余6段走出赛场的时候一脸轻松。
“比赛怎么样?”场外等待选手的领队和记者就像考场外焦虑的家长。
“赢了。”方若曦若无其事的回答,仿佛是早已预料都的结果。
再次确认手表上的时间,9点26分,距离9点开赛仅仅过了26分钟,来自贵州安顺的15岁女孩方若曦便中盘击败对手,便获得了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围棋决赛的首轮开门红。
据悉,根据比赛日程安排,本届全运会围棋业余组个人比赛被定为1小时快棋赛,参赛选手的用时方式为每手棋20秒,保留10次20秒读秒,超时判负。对此,很多棋手在赛后表示不太适应,甚至影响了个人发挥与比赛成绩。
然而,方若曦是一个例外。决赛首轮,以26分钟轻取吉林对手张曦元;第二轮,40分钟胜重庆对手杨星宇;第三轮、第四轮对阵江苏吴依铭、河北李雪萌连下两城,闯入决赛;最终战胜来自江西的王梓莘,获得金牌。
“还行吧”“没有什么特别的”“有信心”“一定会成为职业棋手的”,在赛后的采访中,方若曦简单的言词有着这个年龄特有的节奏和语调。7岁学棋,8岁北漂,9岁赴杭,10岁进入冲段棋手的行列,围棋在这个15岁少女的世界里,显得平静而快乐。
“没有想过会拿金牌,就想下好每一局,中间也有失误,但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让方若曦深感荣幸的是能够代表贵州获得全运会金牌,这可是她参加过的最高级别的比赛。
良好的围棋氛围
方若曦7岁在安顺学棋,在同龄的小伙伴之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亲戚长辈对于学围棋的印象是,“学棋的孩子应该都挺聪明的吧。”
作为一种智力运动,围棋能够在玩乐中开发智力,安静却不孤独,既可以和小朋友有所交流,又必须好好地坐下来完成。这使得围棋很快得到了年轻一代家长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共有100余家围棋培训机构,参与学棋的孩童近万人次,与十几年前相比,围棋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而从2001年到2005年,连续5年在贵阳进行的国家少年队选拔赛,到今年6月3日在贵阳举办的第38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围棋在贵州同样有着良好的氛围与不俗的实力。
职业赛场上,贵阳籍职业棋手唐韦星九段于2013年与2016年先后获得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与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在民间,邮政杯、名人杯、杜鹃杯、棋王赛等业余联赛长盛不衰;曾经一年一度的黔渝对抗赛到如今囊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江西、山西五省的西南业余围棋争霸赛,贵州业余棋手也均有优异表现。
“可以说,贵州的围棋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可以的。”本届全运会贵州围棋领队辛艺自豪地说。“相信在唐韦星、方若曦这样的职业、业余冠军级棋手的感召下,会有更多人走进围棋、爱上围棋”。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国内企业不断介入围棋比赛,互联网围棋日益普及,新一代年轻棋手在世界大赛中的集团优势日显,围棋正朝着增加群众参与度与获得感的方向砥砺前行。在贵阳棋院每个季度举办的级位赛上,动辄超过500人的交流场面,正是家长、学生对于这个时代真实的回应。(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