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召开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总结暨表彰大会

    10月16日,贵州省召开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贵州省代表团总结暨表彰大会。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良出席大会,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力出席大会并讲话,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作工作总结汇报,大会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潘小林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的负责同志。贵州省体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各市州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及在筑训练单位教练员、运动员,共240余人参加大会。

    会上,蔡国祥首先作了贵州代表团参加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工作的总结汇报。贵州代表团于7月18日成立,共有110名运动员参加拳击、体操、射击、赛艇、皮划艇、跆拳道等18个大项、56个小项的角逐,比赛中,他们充分发扬了“敢于坚守、敢于拼搏、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贵州体育精神,获得了1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和18个4至8名,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充分展示了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精神风貌。

    何力在会上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所有参赛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他在讲话中指出,认真总结全运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于促进贵州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何力指出,本次全运会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举办的全国首届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也是我国体育健儿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在本届运动会上,贵州运动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表现在通过本届运动会有力的宣传和推介了贵州,运动会上涌现出一批不畏强手、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体育健儿的典型,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贵州体育健儿精湛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同时有效的锻炼了全省运动员队伍,大型运动会向来是优秀运动员锻炼成钢的大熔炉,是对各省体育代表团训练成绩的一次大检验,面对困难我省运动员团结协作,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老将发挥了应有的水平,新秀得到了锻炼成长,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何力强调,要坚定信心,认清形势,推动贵州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在充分肯定近年体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竞技体育工作是一项以“人力”为本的事业,要凭实力说话,不进则退。当前形势,贵州的竞技体育工作还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持续的实施奥运争光工程面临的压力增大,随着奥运冠军邹市明职业拳击生涯的开始,贵州失去了一个夺金热点,本届全运会,涌现了一批有可能在巴西奥运会上夺金的苗子,但还存在“尖者不尖”的问题,如何在接下来的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通过刻苦的、科学的训练,保证下届奥运会冠军选手后继有人,是贵州体育竞技工作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二是兄弟省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体育工作一直被各省看做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和重要指标,从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奖牌榜来看,原先竞技水平较贵州落后的云南、重庆、新疆、海南、青海等省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相对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贵州排位下降了七位,省体育局要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总结,既要总结本次全运会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也要对观摩来的兄弟省区的成功经验进行再总结、再反思,竞技体育工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通过反思实时调整贵州体育发展的战略,体育工作正如体育精神一样,“更快、更高、更强”,从这次运动会来看,我们的体育健儿顽强努力、奋勇拼搏,但是也有比我们“跑得快的”;三是推动全省体育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激励运动员教练员的积极性,要加强体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完善体育竞赛培养机制,要探索运动员、教练员人才结合的机制,要树立大体育的观念,集全社会的力量推进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尖子运动员和教练员脱颖而出,当前贵州体育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必须正确认识当前体育工作的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信心和能力,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努力提高我省体育综合实力。

    会议还表彰了贵州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作出突出贡献的40个集体及个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