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特刊3(中国体育报11月16日)
积极探索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之路
——访贵州省体育局副局长秦志浩
王国庆 杜文杰 王向娜
贵州省体育局副局长秦志浩为参加遵义娄山关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的外国选手颁奖。乔启明摄
近年来,山地户外运动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特别是贵州,形式多样,成为特色。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山地户外运动探索发展的贵州体育局副局长秦志浩。
户外赛事具有多元功能
秦志浩副局长说,在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部署中,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宣传、文化、旅游、农业、体育‘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省体育局党委把山地户外运动作为贵州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努力实践,积极探索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发展之路。
因此,近两年山地户外运动得到贵州省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其最大特点是能较好地与贵州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成为宣传多彩贵州的有效载体。另外,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具有多元价值功能,对群众健身娱乐,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当地知名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政府主导促进有序发展
秦志浩副局长认为,山地户外运动作为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年轻人趋之若鹜,各类体育俱乐部和社会团体争相开展。因此,作为全省体育事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如何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山地户外运动有序发展,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体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
秦志浩说,目前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我们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方式,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一、成立机构,加强管理。我们先后成立贵州省登山运动协会等三个涉及户外运动的协会和内设省体育局山地户外运动管理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挂靠在省体育局对外交流中心,负责全省山地户外运动的指导管理。同时,我们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里安排600万元资金,各地政府也拿出一部分经费支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另外,国家体育总局登山中心、汽车摩托车中心、自行车击剑中心、航空无线电中心和水上中心等都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各中心在赛事活动安排上给我们很大的支持。
二、举办赛事,积累经验。山地户外运动和现代体育运动在组织形式上有较大的区别。现代体育运动在场馆里进行,范围小、场地规范、容易控制;山地户外运动大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范围大、场地不规范,不易控制。这对竞赛、裁判、特别是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此,这两年在总局有关中心的指导下,我们重点抓了几个项目的建设,如紫云格凸攀岩赛,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镇远龙舟大赛、兴义万峰林徒步大会、遵义娄山关山地户外挑战赛和毕节百里杜鹃山地自行车赛等,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组织办赛能力。特别是今年10月在紫云格凸举办的国际攀岩交流大会,我们与世界著名的户外用品制造商法国攀索公司一起组织实施,他们严格的管理、高效的运作、精湛的技术及环保措施和敬业精神,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培养人才,提供技术保障。每年我们与总局登山协会都要举办两次以上的全国山地户外社会指导员培训班。现在,贵阳医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开设了户外运动专业,贵州民族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开设了体育旅游专业,我们积极与其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目前我们正与贵阳医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合作,成立贵州第一支山地户外运动救援队,同时加强与省应急办和公安武警的合作,使这支队伍在山地运动事故和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办班培训,推广普及。山地户外运动既是一项休闲运动,也是一种野外生存技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休闲活动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大,遇到的危机也越来越多,掌握一些野外生存技能很有必要。因此,省登山协会每年都组织山地户外运动培训班,对全省机关干部、体育局长和爱好者进行山地户外运动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进行山地户外运动、野外生存和处置自然灾害的能力。
户外运动带动旅游发展
“山地户外运动在国外已是体育产业的龙头,美国户外运动消费占个人消费的8%。虽然我省的山地户外运动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但是对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秦志浩说。
例如,紫云县通过举办攀岩赛事,包装宣传“蜘蛛人”绝技,促进了格凸河景区建设和旅游业发展。2011年国际攀岩交流大会,法国攀索公司从去年投入几百万元,聘请世界顶级的岩壁开线专家多次来到格凸,先后开发攀岩线路300余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攀岩爱好者前来活动,促进了当地消费服务,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晴隆24道拐汽车赛的举办,使这一历史遗迹焕发活力。晴隆县聘请建筑设计专家对24道拐景区进行规划,力争把24道拐景区打造成为云南至贵州旅游线上的一个主要节点和中转站,带动晴隆经济社会发展。
打造品牌任重道远
关于如何打造品牌赛事,秦志浩认为,品牌是赛事信息的载体,包括其价值、文化及个性化等,是体育文化和赛事价值的高度凝合。环法自行车赛,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等都是很有影响的国际著名品牌赛事。国内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等也逐渐形成品牌。因此,贵州省在创建品牌赛事中要结合贵州省情,从资源上寻找特色,坚持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如24道拐、格凸蜘蛛人、万峰林、百里杜鹃等。选准项目,长期坚持,必有成效。
秦志浩表示,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省体育局已摸清了贵州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资源优势,理清了发展思路。据此,体育局制定了贵州“十二五”山地户外运动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设山地户外运动大省的目标。
“明年,我们将遵循品牌赛事的发展规律,选准一、两个项目重点突破,坚持高水平、市场化、大宣传,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打造出贵州山地户外运动的品牌赛事”。秦志浩充满自信地说。
建国家攀岩公园展攀岩文化
——法国攀索公司国际推广部总监埃尔文谈紫云格凸
王国庆 杜文杰 王向娜
清镇万人太极大会 刘续摄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1中国贵州“紫云格凸”国际攀岩交流大会上,本报记者见到并采访了过去一年中一直帮助开辟格凸攀岩线路,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攀岩推广的法国攀索公司的国际推广部总监埃尔文先生。我们的话题自然是攀岩的文化、历史以及如何将格凸河打造成“国家攀岩公园、世界攀岩圣地”。
埃尔文先生说,攀岩运动具有25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法国,最初从登山开始,攀岩只是登山的一个分支运动。但真正成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还是在25年前,尤以法国开展最为普及,目前有10万多人从事和热衷于这项运动,但他们中绝大部分只是攀岩的“发烧友”,与竞技攀岩人口相比,无论是世界、欧洲还是法国,这两种人数是在不断相互变化的。同样,每年的攀岩竞赛与众多的攀岩活动相比,只占很小一部分。
谈到攀岩文化埃尔文认为,它是与大自然融合后对人类自身的一种挑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生存技能,因此全世界的攀岩人数很稳定,户外运动爱好者不断增加。目前,法国小学中都开设攀岩训练课,帮助学生掌握平衡能力训练其意志品质,时间为一年。
埃尔文先生说,格凸河具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秀美,是世界上最适宜开展攀岩运动的胜地。因此,攀索公司将此次国际攀岩交流大会放在格凸河,这在亚洲还是第一次,足以说明格凸河对世界攀岩爱好者的强大吸引力,尤其是开辟的300多条不同难度攀岩线路非常好,适合于各种水平的攀岩爱好者,对高水平的专业攀岩运动员来说也具有挑战性。
当记者请埃尔文先生对打造格凸河“世界攀岩圣地”有何建议时,这位看上去颇有学者风度且是国际攀岩领域中的专家认为,应该在格凸河公园的基础上建国家攀岩公园,保护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使其可持续发展。攀岩公园实际上很简单,不需要建造宾馆等现代化建筑,这样会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而现有的农家乐就很好,但需要有热水、电力、电视及网络等配套设施,房间也要多一些,这是真正的攀岩爱好者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最需要的,也是攀岩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应该在国家攀岩公园内建攀岩训练学校,训练房和电影馆,为攀岩爱好者提供住房和训练等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爱好者前往的同时,推广和普及攀岩文化,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其身心得到历练。
山地户外运动成贵州体育发展重要支点
杜文杰 王国庆 王向娜
毕节百里杜鹃全国山地自行车精英赛,运动员们角逐在姹紫嫣红的花海中。王国庆摄
在全国许多省市纷纷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竞技体育项目上,目标对准各类赛事的冠军,打造“金牌战略”时,贵州省体育局却“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把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作为贵州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显然是根据贵州地处西部、经济虽然欠发达,却拥有全国鲜有的丰富自然、人文、历史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的一种“大思路和大手笔”,很值得学习和效仿。
所谓“大思路”,是指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与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宣传、文化、旅游、农业、体育‘五位一体’,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发展思路”完全吻合,也是贵州省体育局积极探索,通过发展山地户外运动,使其成为发展贵州体育运动旅游休闲产业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的重要实践,对推动中国真正的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与此同时,他们还把山地户外运动赛事活动具有的多元价值功能,提高到对群众健身娱乐,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当地知名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并付诸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所谓“大手笔”,首先是指贵州省体育局在发展山地户外运动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强化管理,设专门机构专人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每年对全省机关干部、体育局长和爱好者进行山地户外运动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进行山地户外运动、野外生存和处置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一种高度重视、有组织而非自发的宣传推广手段。
同时,他们还与高校合作,培养专业的山地户外运动救护、医疗以及体育旅游等人才,填补国内在这个领域中的某些空白。这些都是形成和发展贵州山地户外旅游休闲产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其次,贵州省体育局始终把创建品牌赛事与结合贵州省情,从资源上寻找特色,坚持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进而打造贵州山地户外运动高端特色品牌赛事,作为发展这项运动,提升贵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努力方向,并敢于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如今,有些已经在国内外小有名气,初见端倪。如紫云格凸攀岩赛,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和毕节百里杜鹃全国山地自行车赛。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为贵州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创造条件的过程中,近些年蓬勃发展的贵州体育彩票事业也发挥了积极和重要作用。他们通过体彩公益金的形式,支建了许多体育场馆和包括山地户外运动的全民健身设施,发挥了良好的公益性社会效应,助推了贵州省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受到了贵州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嘉奖。
毋庸置疑,贵州省体育局结合自身条件的体育发展战略思路和做法,很值得学习。
体彩助推贵州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访贵州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任罗丽虹
王国庆 张筱晟
气势如虹的贵州独木龙舟竞赛 乔启明摄
近年来,贵州体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邹市明实现中国奥运拳击金牌零的突破;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贵州代表团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11年贵州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更是实现了“成功、圆满、精彩”的目标。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体育事业发展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贵州体育彩票功不可没。
日前,记者来到贵州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采访却发现。中心设在省足球场看台的办公室里,没有气派的门脸,没有豪华的装修。然而,这却是一个年销售彩票超过10亿,筹集公益金3亿多元,为国家上缴个人所得税3000多万元,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中心主任罗丽虹,是一位热情开朗,泼辣干练的女同志,到中心工作已有15个年头。她原是贵州省羽毛球队的优秀教练员,曾培养出贵州省第一个羽毛球世界冠军。
罗丽虹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贵州体育彩票发行机构从内设机构发展成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全省9个市(州、地)派驻了体育彩票工作站,销售管理队伍由最初的4至5人壮大为近100人,彩票玩法从单一的即开型增加至电彩、即开、高频等多个品种;电彩系统由半热线升级为全热线,网点由500个扩展到2700多个,资金由人工结算转变为网点与银行自动即时结算,年销量从几百万元增长为11亿多元,说明贵州体育彩票事业正在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的轨道。
罗丽虹说,“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体彩呈现出年均增长45.5%的迅猛发展势头,共销售35.55亿元,占贵州体育彩票成立17年以来总销量的76.9%,比“十五”期间的总销量翻了两番,增长率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如此,贵州体育彩票中心成立17年来,全省已累计销售体育彩票46亿元,筹集公益金13.4亿元,为国家上缴个人所得税1.77亿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8000多个。
罗丽虹告诉记者,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资金来源,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贵州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了全民健身路径1017套,农民健身工程 3383套,国家级、省级青少年俱乐部40多个,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支助建设了“雪炭工程”体育场馆29个,支持建设了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红枫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及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场馆。同时,还支持了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和体育竞赛表演。应该说,体彩公益金为推动贵州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罗丽红认为,体育彩票销售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行为,社会上高度关注,体育彩票中心也是焦点热点的部门。搞好体育彩票工作,安全是关键,制度是保障。
罗丽虹回忆,2003至2004年,由于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全国体育彩票发行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贵州体彩销售陷入低谷,年销量下滑到亿元左右。为此,省体彩中心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加强体育彩票销售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强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提出了“打基础、抓建设、求发展”的工作思路。
在信息网络安全方面,按照总局的统一安排,对彩票销售系统进行了二次全面更新,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和透明度;在队伍建设方面,对全省彩票网点的销售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法制观念、服务意识的教育;在制度建设方面,在体育彩票工作中引入目标管理,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完善奖惩机制,年底进行目标考核。这些措施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使销售工作做到网点有人跑、市场有人抓、销量有人争。
对此,罗丽虹深有体会地说,体育彩票要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安全稳定,特别对像贵州这样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的省份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这几年贵州彩票市场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得益于我们对体育彩票市场良性的开发、对彩民正确引导、对彩票公益形象有力的宣传。例如,在彩票的销售上,引导彩民以娱乐为主,量力而行,奉献爱心,同时对获得大奖者不过分渲染报道,抑制非理性投入等,使贵州体育彩票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
罗丽虹说,由于彩票事业具有的公益性特点,中心注重加强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慈善理念和奉献爱心教育。在贵州雪凝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期间,省体育彩票中心积极组织员工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修建水渠等,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黔南州长顺县营盘乡修建一所体育彩票博爱小学,为贫困山区儿童送去体育彩票的一份爱心。
另外,体彩公益金还在社会保障基金、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救助事业、残疾人事业,补充地方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补充城镇医疗救助基金等促民生保稳定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彩票已成为促进贵州省体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罗丽虹表示,贵州省体育彩票中心还注重体育彩票文化建设。中心开展了形式各样、丰富多彩,极具贵州特色的体彩文化活动,有针对社会公众的“体彩”杯群众体育活动,有各类玩法营销宣传活动,有针对彩民的二次抽奖活动,有针对网点的系列培训活动,有针对销售人员的技能大赛、运动会,有针对体彩工作人员的各类培训等一系列体彩文化活动的展开,使“中国体育彩票国家公益彩票”这个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最终,贵州省体育彩票中心出色的工作及成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总局体育彩票中心授予“全国体育彩票安全运行奖”、“市场增长奖”、“销售贡献奖”和“超级大乐透培训工作优秀奖”,被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省体育局授予 “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罗丽虹强调,贵州体育彩票的发展,离不开省体育局党委的关心重视和各市(州、地)的大力支持。作为一把手工程,蔡国祥局长亲自过问彩票的发展,并对安全运行和廉政建设提出严格要求;分管副局长秦志浩经常下到体育彩票中心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而贵州省2800个彩票网点,4000名销售人员则是推动贵州体育彩票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