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花溪“冰雪梦工厂” 激活旅游“热”引擎


  气温骤降,花溪高坡云顶山巅寒气逼人。莽莽群山间,雪白的滑道如一条“银蛇”,依山势蜿蜒而下。

  “身体重心前倾,小腿一定要紧贴滑雪鞋。”雪道上,滑雪教练陆维仔细地为学员讲解着滑雪的要领。又是一年滑雪旺季,联系陆维来学滑雪的学员络绎不绝,“我每天要带四五名学员,课程排得很满!”

  今年29岁的陆维,是花溪区高坡乡街上村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早些年,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生活漂泊不定。自从2014年贵阳高坡云顶滑雪场正式建成投运以来,他的生活轨迹悄然发生变化。

  这座距离市区仅1个小时车程的滑雪场,拥有丰富的雪道资源和先进的设施,是贵阳市唯一的室外滑雪场,吸引无数滑雪爱好者争相向往。陆维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机遇,毅然决定返乡就业,通过应聘进入滑雪场工作。

  最初,陆维在雪场负责秩序引导、滑雪器具发放等工作。随着云顶滑雪场逐渐火热,雪场滑雪教练紧缺,开始着手培育新的教练团队。陆维第一时间报名,并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凭借出色的表现,在2018年正式成为了雪场一名专业的滑雪教练。

  如今,陆维已经成为滑雪场里备受学员喜爱的教练之一,遇到元旦、春节等高峰期,他每天要带着10多名学员在雪道上穿梭。“能成为滑雪教练,真的是我人生的‘意料之外’。”虽然工作忙碌,陆维却乐在其中,“因为滑雪场,我找到了自己喜爱的运动,还能在‘家门口’工作,与家人团聚,我很满足。”

  南方兴起冰雪热潮,滑雪这项曾“独属”于北方的活动,在贵阳也掀起了一阵一阵潮流,高坡云顶滑雪场迎来客流高峰。据贵阳高坡云顶滑雪场总经理段超介绍,自滑雪场开业以来,客流量年均增长率超30%,而雪场配备的教练团队已壮大至60人,其中如陆维这样的贵州本地教练占比达五分之二。

  2024年12月31日,贵阳高坡云顶滑雪场在新雪季热“雪”开板。今年1月1日,即元旦当天,雪场共吸引超千名滑雪爱好者齐聚,开启精彩“对决”。

  脚踏雪板、手持雪杖,沿着雪道一路飞驰而下,感受风在耳边呼啸的声音……第一次在南方体验滑雪的乐趣,让来自定居贵阳的山东人李存铭直呼“特别过瘾!”他说,“以前很少有机会能够体验到这种冰雪项目,如今在家门口实现了滑雪自由,高坡云顶滑雪场不愧是贵阳冬季旅游‘顶流’。”

  “冬季旅游开启后,滑雪场非常热闹,在预售期我们就卖出了近两万张,较往年增加了80%。”段超表示,为此,高坡云顶滑雪场配备了4台高温造雪机24小时不间断造雪,将更新了原有雪服、雪具,开启车接车送以及住宿服务,并新增了一条魔毯,以减少游客排队等候的时间。

  连日来,贵阳持续的低温天气为造雪提供了绝佳条件。高坡云顶滑雪场计划再增加一条400米长的中级道,增配20多台适用于低温天气造雪的人工雪炮机,每天24小时不间断造雪,让游客滑得过瘾、玩得尽兴。

  “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随着贵阳高坡云顶滑雪场的蓬勃发展,雪场管理方也借力“冰雪经济”的热度,发挥城市冬季旅游和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作用,持续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利用夏秋滑雪淡季打造了高坡花海项目,让游客在冬季滑雪、夏季赏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色和玩法,每年能吸引20-30万游客入场,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张文旅“王牌”。(天眼新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