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选手米久江回到贵州:“我们有颗不服输的心,重新再出发!”


  8月1日凌晨1点40分,贵阳龙洞堡机场接机大厅比往常要热闹不少,巴黎奥运会贵州选手米久江和国家山地自行车队教练易健的家人、同事正等待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回到家乡得到热情迎接,让两人内心温暖。“感动,回到家的感觉真好,疲惫的状态缓解了不少。”米久江、易健与大家拥抱,感谢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北京时间7月29日晚,在巴黎奥运会山地自行车男子越野赛决赛上,米久江代表中国出战,成绩位列第33名,刷新了中国参加海外山地自行车赛事的名次。

  米久江作为贵州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山地自行车运动员,以及亚洲唯一参赛选手,成绩虽有突破,但内心充满不甘。“那一晚,我基本没睡觉,都在思考比赛过程。”他说,自己和顶尖选手的差距很明显,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山地自行车男子越野赛在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世界各地顶尖选手竞技的平台。这些年,中国在这项运动上奋力追赶,特别是贵州在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目标下,推动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山地自行车项目走在全国前列,在亚运会、全运会、体育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

  “的确,我们这几年的成绩有了很大飞跃,但奥运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和高水平国家‘掰手腕’,还要加倍努力。”国家山地自行车队主教练易健说。

  谈到奥运期间的付出和收获,比赛结束后,米久江和易健思考了很多。

  “结束那一刻,心情很难受,那晚基本没睡觉,都在想这个事儿。我很热爱体育,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很不甘心。”从业余比赛骑向职业赛事,一路披荆斩棘拿下全国、亚运冠军,进入奥运大舞台,米久江凭借的是对山地自行车的热爱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2021年起,米久江和易健开启冲击奥运之旅。“3年多来,每一个日日夜夜,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难。”易健说,登上奥运赛场意义非凡,“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不会放弃,一定会为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而努力。”

  这些天,米久江和易健聊得最多的是“山地自行车这条路后面该怎么走?”在他俩看来,奥运这趟旅程很宝贵,必须要学习先进训练手段、模式和理念,才能更好地迈向新征程。

  米久江想对年轻车手说:“有热爱、有目标,就要去争取,期待我们一起去追梦、圆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