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体育局召开全省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视频推进会
为充分发挥市(州)、县(市、区)体育部门职责,加快各级足球青训梯队建设,7月5日,省体育局召开全省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视频推进会,党委书记、局长马雷出席会议并讲话,二级巡视员朱俊华主持会议。
会上,省足球青训专班解读《贵州省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建设方案》,毕节、贵阳、遵义、黔南、黔西南5个市(州)依次汇报所辖县(市、区)体育机构设置情况、足球青训各年龄段队伍建设情况、足球青训教练员团队组建情况、志愿者岗位准备情况等有关内容,织金县、威宁县、金沙县依次汇报县级青训队伍组建、青训分中心管理及教练员团队建设情况。
马雷表示,全省开展足球青训体系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但部分地方对青训中心建设方案和青少年足球改革实施方案的理解仍然不够透彻,上热中暖下冷的现象较为突出,要求各地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真抓实干,着力解决青训中心、队伍、政策以及教练的问题。
马雷指出,足球青训不等同于校园足球,各地要转变思想,从根本上解决训练和赛事问题,不能抱着“应付式的、被动的、叫我干的”的思想来对待足球青训体系建设工作。要把足球青训当作工作项目推进,解决青训中心定位模糊不清、青训队伍胡拼乱凑、青训教练无处寻觅、青训比赛受制于人等问题。
马雷强调,推进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要摸清底数,有多少青训苗子要心中有数,从小学开始抓青训,塑造可塑之材,破釜沉舟、不求暂绩、久久为功。要评估进展,特别是评估组织体系、选材体系、教练体系和训练体系,主要集中在组织体系和选材体系上下功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并形成相应的评估报告。要狠抓教练,采取集中加分散、面训加远程、人训加数据的“三加”青训方式,重点解决青训教练整体水平落后的问题。要培育重点,对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育,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尤其是毕节要通过抓足球青训解决山区留守儿童的问题,筛选出留守儿童组建足球队,进行集中管理、集中培训、集中教育,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实效,也是体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马雷要求,5个市(州)和所辖县(市、区)要把青训抓实抓细抓深,真正建立青训体系,做到有人抓青训、有人接受青训、有人去训、有地方训、有方法训、有教材训以及有赛事检验训练成果等,把人选出来、队伍拉起来、比赛打起来、足球氛围造起来,解决“训谁、谁训,怎么训”三训问题,让贵州足球青训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聚焦青训选材,着力解决“训谁”问题。训人包括训队员、训教练,训练队员关键在于选队员,要让体校形成项目选材模式,各个专项逐个进行选材,并及时评估工作进展;训教练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专业培训、多轮培训、反复培训和专项培训,确保选拔出优秀教练员。
二是做到专人专职,着力解决“谁训”问题。青训中心、俱乐部、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以及省体职院是训练的“硬件”,教练员、工作人员、志愿者是训练的“软件”,要有专业人员负责青训中心的建设,这是铁的任务和要求,也是青训中心的标准,要对青训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要通过引进对口帮扶培育当地的教练员,要为志愿者设定准确的岗位。
三是做好“四建一策”,着力解决“怎么训”问题。“一策”是政策,青训必须要有青训政策,省青训专班解读的《贵州省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建设方案》包括学习政策、赛事政策和训练政策,各地要尽快制定对应的政策体系。“四建”是建档、建队、建赛、建教练团队,通过建立清晰的档案及时跟踪,加快各级足球青训梯队建设,配备优秀的教练保障训练,完善青训赛事体系,形成省青训指导、市级青训中心、县级青训分中心带动片区足球发展的专业化青训体系。
局办公室、青少处、经济处、省体职院、省足协、省足球青训专班负责同志在省体育局五楼主会场参加会议,市(州)体育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有关单位(科室)负责同志,所辖县(市、区、县)体育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同志以视频方式在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