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促进体旅融合 发展体育经济”培训班在凯里市举办
为全面推动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落地落实,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化工作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省体育局体育旅游工作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全省体育旅游融合,推动贵州体育经济工作,激发消费潜力,5月9日至10日,2024年贵州省“促进体旅融合 发展体育经济”培训班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举办。
培训期间,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立足我省体育旅游发展实际,在促进体旅融合,发展体育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授课;对“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进行了授牌;部分市(州)、县(市、区)体育部门和企业进行了经验交流、案例分享。参训人员观摩了凯里市下司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台江县篮球特色小镇、下司皮划艇体育公园等体旅融合项目。
此次培训对我省体育旅游发展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强调我省体育旅游融合工作要坚持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紧盯体旅融合年度重点任务和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引流、体育引领消费、体育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两引一新”作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拓宽“体育+”行业边界,培育壮大体育新业态。主要思路为:立足主责主业,重点抓好“一二三”,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即:一是围绕建设体育公园省,抓好全省100+生态体育公园,突出一公园一特色、一公园一基地、一公园一队伍、一公园一赛事;二是做好“跟着赛事去旅行,奔向景区去运动”两大活动;三是绘好体育“三色”,即:“红色体育”彰显政治高地(新长征路越野公开赛)、“绿色体育”串起“黄小西吃晚饭”(环公园省贵州国际自行车大奖赛)、“金色体育”发挥比较优势(“村超”“村BA”“高桥极限大赛”等金牌赛事)。同时,发挥现有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大户外运动新业态创新,开发高端体育旅游产品,大力培育体育旅游龙头企业。加强与文旅、交通、商务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拉动体育消费,共同推进体育与文旅、桥梁、康养、商贸等多业态结合,为公园省贵州和我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体育力量。
各市(州)、县(市、区)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部分体育产业相关企业、体育旅游协会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