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运动员赵泽源:冰壶是爱好,也是责任


  2024年1月,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青年组比赛项目落下帷幕,来自贵州六盘水的18岁运动员赵泽源在冰壶混双决赛和冰壶男子团体决赛中收获了两枚铜牌。

  于这位出生于2006年的小将而言,“十四冬”获得的两枚铜牌只是其运动生涯的开始。

  起初,冰壶并不是赵泽源的第一选择。

  出于兴趣,13岁赵泽源的开始学习速度轮滑,并加入了轮滑校队。在训练中,教练根据赵泽源的优异的日常表现,向他提议可以尝试参加六盘水市冰壶队选拔。2021年,赵泽源通过选拔并加入六盘水市冰壶队二梯队,前往哈尔滨开始了外训生活。

  日常至少2小时陆地训练、2小时冰上训练,再加上学业的压力,一开始参与练习时,赵泽源常常觉得乏味枯燥,但随着对冰壶了解逐渐深入,他慢慢地发现了其中的趣味,并爱上这项运动。

  “相较其他冰上运动,冰壶没有太多体能消耗。但是冰壶需要更多体力和脑力的综合运用,也需要团队之间配合。”接触冰壶前后,赵泽源对冰壶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也通过这项运动结识了互相信任、依靠的团队,“我和队友们吃住行基本都在一起,已经把对方当作了自己的兄弟。”

  2023年9月,2023-2024赛季全国冰壶青少年锦标赛在黑龙江举行,此次赛事同时作为“十四冬”冰壶项目(青年组)资格赛,各项目前八名的队伍获得“十四冬”冰壶项目(青年组)决赛阶段参赛资格。

  赵泽源回忆,在16进8这场关乎是否可以参加“十四冬”决赛的比赛中,每个人都如同绷紧弦的弓,赛中比分也紧紧纠缠。在和对手比分打平的情况下,队友四垒唐帅最后投入圆心,助力队伍赢下了这场比赛。“这场比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四个人都很激动。”

  在平时训练进步停滞、比赛不如意时,赵泽源也曾想过是否要放弃,但经过这次的比赛,他坦言,自己的心态较之前平稳许多。

  “其实参加决赛前,我的预期只是稳住前四、尽量不打倒数,结果带来了惊喜。”赵泽源说。

  站上颁奖台时的万千思绪已有些模糊,但赵泽源深深地记住了满心的“感恩”,“拿到混双铜牌时,我很感谢搭档师姐谭斯婷和教练,训练时师姐帮助我许多,比赛中也是师姐顶住了压力;拿到男子团体铜牌时,非常感谢队友们,我觉得我们这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算是不枉此行了。”

  “我们的很多运动员非常努力,很多人希望通过更认真地训练、更拼命地比赛,拿到更好的成绩,可以早点减轻家庭的负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赵泽源眼里,贵州选手有极强的上进心,训练时也特别能吃苦。作为一个发展冰雪运动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缺硬件的南方省份,赵泽源认为贵州队伍也有自己的优势。

  对于18岁的赵泽源来说,职业生涯还十分漫长。“我希望我可以在每次比赛中把自己的水平打出来,更多地学习和吸收经验,快速成长,把握住机会。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打冰壶。”赵泽源说。(天眼新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