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培训班在成都开班
为加强我省体育与医疗领域深度合作,扎实开展推广运动处方试点,培养一批高水平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为我省体医融合先行先试提供运动促进健康与慢性病运动干预的人才储备,8月13日上午,由省体育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疾控局主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支持指导,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四川省“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培训班在成都开班。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教授祝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祝莉介绍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参与构建体医融合促进健康新模式的有关情况,及推广运动处方的重要意义,并对四川的做法给予赞赏,期待四川体医融合先行先试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出模式、出标准、出经验。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新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李新华对以往联合举办“运动促进健康”技术培训班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各位学员珍惜培训机会,掌握各类健身知识技能,积极发挥骨干作用,为广大居民提供医学和健身指导,推动设立运动医学特色门诊,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积极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四川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冬灵出席会议并作开班动员。罗冬灵指出,一是“感谢”,感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局以及培训授课专家、参会医务工作者对我省体医融合事业的大力支持。二是“考量”,省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眼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四川、体育强省建设,把创新开展体医融合先行先试、推广运动处方试点作为改革的重要举措,努力办人民满意体育。三是“期望”,希望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要珍惜难得机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坚持学用一致,结合岗位实践,探索创新运动促进健康的方法手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四是“祝愿”,通过本次培训班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祝愿我省的体医融合工作能够打造四川特色,走出四川模式,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本次培训班从8月12日报到至8月16日结束,为期5天,特别邀请全国享有盛誉的专家组成授课团队,授课内容包含运动前健康筛查及运动风险评估、运动处方——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一线用药”、“十四五”慢性病防治策略和实践、运动处方在五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慢性心衰、冠心病)中的应用和运动处方管家的使用等五大模块的体医融合专业技术知识。
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明主持开班仪式。省疾控局公共卫生处处长熊新文出席开班仪式。来自省、市、县、乡镇和社区各级医院的医生及慢性病防控技术人员,共460余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