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铁教头带出5个残奥冠军

    硬汉全永昌有点累了,49岁的他仍然为广州的残疾举重事业忙碌。虽然没有一分钱工资,但是全永昌几年来硬是一天都没有放弃过他的学生,这个出名的身残教头,硬是用他残缺的身躯挺住了生活的磨难,带着5个同样身残的弟子,拿下了5枚特奥世界金牌。
    原来一家三口蜗居在数平方米的全永昌最近搬进了新居,一间位于金沙洲的政府廉租房,52平方米的新房让他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见到记者就说:“谢谢政府,真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尽管自己这么多年投身于残疾人的运动事业,练坏了一只手,可是他硬是没有开口向任何人索要过一分钱。
    去年10月,全永昌再创造了一次奇迹。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他带领培智学校的5名学生,在世界赛场上一举夺得了4枚金牌、13枚银牌和2枚铜牌。
    全永昌有点累了。全永昌告诉记者,他其实一直都想退下来,不仅是因为身体原因,也是因为自己的年龄大了,再不培养一些接班人,就不利于这份事业的发展。但是没有人能接他的班,因为全永昌的方法别人难以学会。这些方法是他多年训练和教学琢磨出来的,因为残疾人的举重要特别小心,尤其是智障儿童,他们注意力不集中,一不小心就出危险。
    一位教练无意中向记者透露:“他们的训练器材都是全永昌自己买的。”在长达数年的训练过程中,他都是义务劳动,家里却靠低保生活。“残疾儿童更需要关爱,他们通过运动能找到尊严,找到人生价值。”这是全永昌的心声。
    许多国家队教练也为他抱屈,“我们一个月都有两三千块钱,他什么也没有。” “不要怕吃亏,不要计较那么多,太计较了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是全永昌给出的答案。不过,全永昌有个心愿,就是“希望有一个自己的训练房”。
    别人说  竖大拇指夸他是条硬汉
    原想这辈子就要与拐杖或轮椅车相伴的他,却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认识他的人,都竖起大拇指:“这是一条硬汉。”
    可贵的是,为了培养智障儿童,他已经49岁了还忙碌在举重场上,一只手由于过度训练和劳累,已经弯曲不能伸直。
    先天少儿麻痹令他丧失了干重活的力量,但却迷上了举重。上个世纪90年代,全永昌在残疾人参加的举重项目中,4次打破世界纪录。如今,他一边义务在越秀培智学校带特奥运动员训练,一边指导广东省残疾人举重选手。尽管每月只有政府给的1050元救济金支撑一家三口的生活,但他仍乐呵呵地面对艰辛。能够继续他钟爱的举重事业,再养活一家三口是他的人生目标和最大愿望。
    自己说  运动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全永昌一家有5个兄弟姐妹,只有他一个人是残疾,小时候,他就特别好强,尽管身体不便,但是他却是家里干活最勤快的一个。成年后,好强的他羡慕起了健身好手一身的肌肉。虽然残疾,但是阻止不了他对运动的喜爱。“我看到别人粗壮的胳膊很好看,心想自己腿脚不行,可手还是挺灵活的,于是从20岁起就开始了健身。”
    站着练不行,那就躺着练。第一个月,他只能举起30公斤,第三个月,他就能举起了60公斤了。这已经超过正常人的力量了。现在,他双臂能够举起超过150公斤,走起路来,全永昌充满了自信,运动让他成为了一名强者。
    他告诉记者,当时每个月花3元钱到惠福路的健身房练力量,一练就是二十多个春秋。为了举重,他甚至放弃了一份在正常人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职业,一间健身房的教练。1992年时,他做了一件“傻事”,健身房老板给他开出了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在当时来说是高薪了。但是为了参加巴塞罗那残奥会,他毅然辞去这份工作。谁都知道,残疾人要找一份好工作,是多么的困难。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唯一一名举重选手,他因为最后一举被判犯规与银牌擦肩而过。记者问全永昌有没有后悔,他呵呵一笑说:“运动让我这个残疾的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东西。”
    妻子说  家里重活他全包了
    残疾人要结婚也是一件难事。但是放弃了好工作的全永昌似乎没有哪个姑娘肯嫁给他了。他在1994年的远南运动会上,与同样是身体残疾的举重选手相识、相爱,并最终走到一起。可是,妻子在孩子八九岁的时候犯了精神病,要靠吃药来控制病情。“我们在一起是一辈子的事情,我都要照顾好她。”
    所幸的是,两夫妻生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如今孩子在越秀区已经读到了小学五年级。每天,全永昌都要骑着他的残疾摩托车,来回接送孩子上放学,然后再回到家中照顾妻子。如今,政府给解决了一间廉租房,让全永昌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我也不用太担心她们母子俩,起码有一间房子住。”虽然全家仍然靠领低保金过日子,但是在他眼中,自己的价值体现在运动上。
    拄着双拐的妻子谈起全永昌时,一脸幸福。这个河北女孩当初爱上了全永昌不服输的性格,不远千里嫁到了广州,现在两夫妻在家中也是非常恩爱,“虽然不方便,我们俩都争着做家务活,只不过,重活都让老全包了。”她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