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深入我省开展运动员保障工作专题调研​(湖北)

为积极推动优秀运动员职业转型与就创业发展,全方位提升运动员服务保障工作水平,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罗建彬一行来汉,就我省运动员保障相关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局人事处、局相关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运动员代表参加本次调研。

调研退役运动员进体校实习实训项目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实习实训接收单位崇仁中心、新华路中心及洪山中心,通过听取汇报、与参加实习实训的退役运动员及少儿体校相关人员访谈交流和实地训练观摩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我省退役运动员进体校实习实训项目开展情况。




2025年,我省积极探索运动员退役转型新思路,创新开展退役运动员进体校实习实训工作,已于3月底选送15名优秀退役运动员至7所“61530”行动计划入选的省、市、县级体校开展为期6个月的实习实训。该项目作为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2025年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就业创业转型”重点资助项目之一,既是落实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运动员价值延续与基层体育教育水平提升的“双赢”实践,将进一步促进体育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调研湖北省退役运动员创业扶持资助项目


调研组聚焦退役运动员创业发展现状,调研组一行深入基层,实地走访调研我省7家体育类资助企业,涉及青少年体适能、网球俱乐部、运动健身房、场馆运营等多行业,深入了解扶持基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退役运动员在就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探讨扶持基金在助力运动员职业转型中的实际成效,充分征求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完善退役运动员就创业扶持工作体系提供参考。


依据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使用暂行办法》,2021年以来,我省共22名退役运动员申请创业扶持资助,获资助金额达62万元,助力退役运动员开启新的职业生涯,为退役运动员创业发展提供了切实资金支持,持续推动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

召开运动员保障工作座谈会


调研组一行召开湖北省运动员保障工作座谈会。

会上,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我省运动员保障工作整体情况。近年来,我省通过出台“2+5+N”政策体系,构建起全面的运动员保障机制;建立省级资金保障政策,持续深化基础保障;组织开展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累计提供259个岗位,152名退役运动员成功入职,不断拓宽退役转型就业新渠道;创新开展“跨省联办”、“培训+就业”等培训模式,自2016年以来,共组织开展40期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服务1179人次,助力运动员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近500人次,高质量实现退役运动员转型就业。12名优秀退役运动员代表结合自身实际感悟及参与培训、转型就业等情况进行发言,为优化培训课程体系、提升运动员就业竞争力提出了个人见解。

调研组一行对我省运动员保障工作有关做法、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湖北在全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中走在前列,要做好经验总结,加强宣传推广,打造全国运动员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湖北品牌。

调研组指出,《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扶持基金使用暂行办法》自2020年印发以来,体育总局基金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联系各省区市开展运动员转型就创业扶持工作,下一步将结合退役运动员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就创业扶持基金使用相关政策办法,给予运动员就创业转型更多的支持保障。同时,将充分结合运动员的自身需求和就业市场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在运动员在役期间提前谋划布局,有效推动运动员退役后迅速高效就业转型。

省体育局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全面提升运动员服务保障水平,全流程、全方位强化运动员综合素质及职业技能提升,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助力退役运动员在人生新赛场继续发扬拼搏精神,为推动湖北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体育人才支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