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英雄·体彩助力健康”主题活动亮点多 体医融合促进“健康芜湖”

610日上午,安徽芜湖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传媒中心联合开展“致敬抗疫英雄·体彩助力健康”主题活动,以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主旋律,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活动中,芜湖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熊煜作为“抗疫英雄”代表,为大家讲述了他们逆行而上,苦苦奋斗的无数的日日夜夜。现场向“抗疫英雄”代表赠送了芜湖体育人精心准备的爱心礼包,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别与芜湖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和芜湖健身联盟签订合作协议,芜湖市不同年龄层的运动爱好者们展示了健身成果。
    芜湖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吕效学介绍,“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表达我们体育人对抗疫英雄们的致敬,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健康不仅仅依赖于医疗手段,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实现提前干预,增强全民体质,强化个体免疫力”。今年,芜湖成功成为安徽省“体医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这将进一步推进芜湖市“体医融合”,促进“健康芜湖”。

公益体彩,乐善人生

“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公益体彩,乐善人生。”体育彩票作为“公益事业助推器”和“体育事业生命线”,它的每次转动都为体育事业、社会民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本次活动也是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据悉,2019年,芜湖市利用体彩公益金全面推进市县“五个一”乡镇“三个一”工程,大力推动社会足球场地和“六个身边工程”建设进程。雕塑公园增设儿童体育娱乐设施,维修改造了篮球场、足球场;十里江湾公园建设了4.8公里彩色健身步道;汀棠公园新建健身步道和篮球场等体育设施;银湖体育公园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和儿童体育娱乐等设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三山区西湖体育生态公园建成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绿道,篮球场、羽毛球场、象棋角、健身路径等体育场地设施正在紧张建设中。截至201912月,芜湖市所辖县区共建成全民健身广场27个、多功能运动场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个篮球场、2张乒乓球桌)662个、全民健身苑1187个,基本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

“体医融合”让体育赋予新的内涵和属性

活动现场,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别与芜湖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和芜湖健身联盟签订合作协议,签约方将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芜湖市推进“体医融合”促进“健康芜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倪白云告诉记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而单靠临床药物治疗是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必须实行“体医融合”,建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运动处方”提高全民体质健康水平,防治亚健康和促进慢病的康复。因此我觉得体医融合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医疗的本源是保障人民健康,治疗患者疾病,恢复患者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是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医疗为中心。体育的本源是保障人民健康,达到增强全民体质、减少各类发病、提供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延长健康寿命,而不是单纯的竞技。因此医疗和体育必须回归到增强人民体质、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本源上来。要想二者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就需要体育和医疗的融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运动,用医疗的手段服务运动。并非所有运动都可以获得健康,只有满足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的运动,才能够真正促进人民的健康。运用竞技体育科学理论技术和临床医疗技术的融合来为体医融合做有力的支撑,才能让体医融合走得更远、更深。

19526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这一题词,是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所作的。毛泽东的题词,把着眼点放在增强人民大众的体质上,使中国的体育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如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大健康作为最突出的新兴产业,跨界融合是最重要的路径。而跨界融合,最重要的、直接的方式就是体医融合。体育已经被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和属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