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开放学校资源 建设健康活力瑶海
学校体育设施是社会公共资源,其对外开放工作对于推进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新年伊始,安徽合肥市瑶海区又新增一批10所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公众开放的中小学,至此,瑶海区对外开放体育设施校区达41所,其中市级16个、区级25个,占全区的90%。
自2011年起,瑶海就积极推进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工作,自开放至今,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深受广大市民欢迎,2017年,开放校区锻炼活动人数达33万人次,每校年均锻炼近1.1万人次。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与科学化。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对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区政府、区教体局、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层层落实责任。各开放校尤其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成立领导机构,务实、有序推进校园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促进校园体育设施与社会共享,提高校园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二是精心组织,有序高效开放。各开放校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健全开放工作的管理机制和安全保障预案,及时做好体育设施维护保养、场地维护、绿化管理、校园保洁、安全保卫等工作,要悬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定点学校”牌于学校大门口等醒目位置,张贴锻炼须知,设置相关指示牌,公布开放项目、地址、开放时间等,根据学校体育设施适用范围和开放服务管理能力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对外开放田径场、体育馆、乒乓球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等室内外体育设施,向校区(社区)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开放,每天开放均不少于2小时,确保开放工作安全、稳步、高效推进。三是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开放校通过媒体、网络、橱窗等媒介广泛宣传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宣传科学健身方法,引导社区居民、青少年了解科学健身知识,明确权利和义务,自觉爱护学校财物,维护教学秩序,积极营造政府推动、学校和社区互动、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新闻舆论正确引导监督、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四是强化保障,夯实开放根基。每年为每个开放校提供政府补贴10万元,统一购买保险。2017年,投入316万元为全区31个开放校区提供补贴、购买保险,2018年,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列入财政预算420万元,为学校开放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解除了学校的体育设施维护保养、场地维护、绿化管理、校园保洁、安全保卫等开放工作的后顾之忧。五是创新办法,完善管理机制。实施《瑶海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制度》《瑶海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考核评价细则》等,每学期检查一次,实行年终考核,强化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管理。2018年,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管理制度,通过社会招投标引进第三方信息化管理,简化出入程序,扩大开放对象范围,适当增加开放时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有利于充分发挥校园体育设施的功能,是贯彻落实瑶海全民健身计划,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有力举措,实现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社会共享,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和健康锻炼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建设活力瑶海、健康瑶海与和谐瑶海奠基,谱写瑶海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