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省2009年民生工程
2008年12月16日《安徽日报》A1版和A2版报道了我省2009年民生工程有关情况。其中,我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了省2009年民生工程。详情见如下报道:
我省民生工程扩容至28项
计划投入220亿惠及城乡群众5900万
(2008年12月16日《安徽日报》A1版)
本报讯(记者 冯珉 通讯员 韩永强)12月15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2009年民生工程扩容至28项,全省计划投入220多亿元,共惠及5900万城乡群众。在今年18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退出1项,新增11项,体现公共财政更多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
据了解,由于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已基本结束,这一工程将退出明年的民生工程。新增实施的11项民生工程,大都为涉农项目,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农村困难群众以及农业保险等。具体项目有:“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农村沼气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等11项新增内容。
二十八项民生工程中,投入最大的是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约45亿元。而新增项目中,投入最多的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投入14.9亿元,对全省811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此外,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计划安排资金2.4亿元,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补助,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县级妇幼保健所修缮房屋、购置设备,实行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补助。三年来,民生工程的投入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 2007年十二项民生工程占当年财政支出的6%左右,明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3%以上。而包含民生工程在内的整个社会事业性投入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我省新增11项民生工程
(2008年12月16日《安徽日报》A2版)
本报讯(记者 冯珉)新增11项民生工程到底有哪些?分别投入多少?哪些百姓受惠?具体内容如下:
“农家书屋”工程。计划投入6000万元,在全省建设3000家“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配置标准为2万元。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计划投入1.3亿元,建设3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40万元,其中建设资金30万元,配套设施资金10万元。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计划投资1650万元,在550个行政村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村投入3万元,建设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计划投入3.9亿元,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为加大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力度,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计划投资3.99亿元,增加47500个床位。
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计划安排资金1.69亿元,对40.12万已享受低保的重度残疾人予以生活救助,其中城镇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补助360元。
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安排2.54亿元,培训新型农民5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30万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6万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20万人。
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安排1.5亿元,对50万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
农村沼气建设。计划安排2.2亿元,建设5万口沼气池,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建设20个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和一批乡村沼气服务网点。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投资14.9亿元,对811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计划安排资金2.4亿元,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补助,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县级妇幼保健所修缮房屋、购置设备,实行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