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依托天柱山等旅游资源,不断做大冰雪链、做强民宿链、做新业态链,“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文旅焕发新生机,走出了融合发展的“暖冬”之路。


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天柱山滑雪场,面积有5万余平方米,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滑雪场。现场吸引了很多游客体验冰雪运动的快乐。单板滑行、犁式滑行、紧急制动,各种炫酷的滑雪,哪怕是初学者的跌倒,都让大山里的小山村充满了热闹和欢笑。


元旦小长假期间,该滑雪场人气旺盛,三天接待5000余人次,营业额60余万元,这让负责人潘文浩很是惊喜。“春节之前,我们制定了冬令营活动,推出了亲子游、家庭游等等一系列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冰雪运动。”潘文浩说。

不仅如此,该滑雪场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前来就业。


“我是滑雪教练,月收入7000余元,非常满意。更让我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冰雪运动。”潜山市水吼镇和平村村民方辉表示。

在潜山,快节奏的滑雪运动,让人们感受到了冰雪经济的热度和全民健身的温度;而一些颇具当地乡土文化的民宿,则让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回归慢时光。


一家民宿的负责人吴美星说,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该民宿原来是几近荒废的农家村落。他们抓住潜山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按照“远山、近水、老房子”的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集住宿、乡村作坊、茶园采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预计2023年营业额达300万元。


像这样的民宿,在环天柱山一带有60余家,带动6000余人加入民宿产业大军。2022年,潜山市文化旅游综合产值达到78亿元。登天柱、滑冰雪、住民宿、品乡愁、过新年,这个冬天,天柱山的热闹很不一般。

2023年,潜山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文旅兴市”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让文化旅游热起来。实施“文旅登高”行动,力争全域旅游游客量达15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增长40%以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