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成为样板,中国体育报记者走进江城采访
7月7日,中国体育报记者走进芜湖,深度报道芜湖市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情况。
中国体育报记者实地采访调研了芜湖市击剑、射击、田径、游泳等项目场地及运动队训练,参观了市体育运动学校, 听取了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体育运动学校、市青少年体育学校对芜湖市“体教融合”做法、思路举措、工作成效等介绍,现场采访了各项目队教练和运动员代表,深入了解芜湖市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探索新路径具体情况。
据悉,自去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体育部门在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不仅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培养青少年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还能结合省市特点打造代表城市特质的青少年运动新风尚。为了更好的总结和报道,中国体育报组织了此次采访调研活动。
作为安徽省采访调研代表城市之一的芜湖,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享为指导思想,有效促进了全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和青少年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市青少年体育学校连续三周期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撑杆跳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及全国射击重点学校,市体育运动学校被省体育局命名为省级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常态化体教融合共商机制,推行“市队校办”“市队县办”“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有效解决“学训矛盾”。芜湖市体育与教育部门创新思维,“读训并重”,从联办市体育运动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习、住宿、训练“三集中”进一步推进多元培养体系到“1+N”打造体教融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新模式,推进芜湖市体育运动学校集团建设,将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纳入集团一体化发展,打通升学渠道,为推进体教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特色融合、管理一体化,形成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奠定基础。(作者:杨维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