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首场帆船测试赛落幕 30名小选手扬帆金牛湖
风光旖旎的金牛湖,历来是游客向往的去处。5月24日、25日两天,正值金牛湖帆船基地的首场测试赛开赛,来自南京力学小学、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游府西街小学等11所学校和一家帆船俱乐部的30名帆船小运动员在金牛湖上扬帆竞技,碧波荡漾的金牛湖,精彩刺激的帆船赛,交织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魅力画卷。虽然赛事第一天遭遇大阵雨,但帆船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新鲜感让游人及嘉宾意犹未尽。
赛场准备篇
全真模拟青奥会 梳理20个主要测试项目
“本次测试赛完全按照青奥会帆船比赛的组织形式,以测试竞赛运行为主,测试竞赛保障为辅,按照赛时工作任务和流程进行全真模拟,重点测试竞赛场地、竞赛组织、部分场馆设施和场馆运行团队。”据帆船场馆秘书长王大新介绍,赛前,竞赛口共梳理客户群流线、竞赛每日详细日程、竞赛器材丈量、FOP控制管理、检录程序、水上送餐、水上救护演练等20个主要测试科目,其他业务口共计划安排演练127个辅助测试项目。
为组织好本次测试赛,金牛湖帆船场馆团队严格按照国际规范,不断优化竞赛方案,对参赛资格与报名、注册、保险、航线细则、竞赛模式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并在保证竞赛团队组建有序推进的同时,还落实了测试志愿者31人、民警18人、特勤16人,合约商约60人,全面展开赛事服务保障工作。
选手竞技篇
无惧风雨 30名小选手乘风逐浪
本次参赛船只均为OP级帆船,该船船体小,单人操作,易于学习,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儿童的帆船,有点像帆船界的卡丁车。比赛开始前,小运动员们纷纷抓紧时间准备比赛器材,用小车把各自的帆船帆板拖到下水坡道,陆续下水,驶往比赛场地参加竞技。小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只见这瘦小的身躯在拖着自己的帆船明显有些吃力。由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大都在十岁左右,因此记者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紧张的气氛,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轻松欢快的氛围。“一旦到了水面上,无论是驾驶还是处理突发状况都要他们自己去掌控。”现场教练庄丽告诉记者,OP帆船的重要特点就是能带给孩子快乐,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第一天(24日)比赛结束,暂列男子组第3名的徐硕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今天换弦时把握地不是很好,加上临时下雨,没有平时表现好。”当记者问及对金牛湖场馆的印象时,他告诉记者:“这里的场馆很新,风景很好,水也特别干净。”比赛采用积分制,第二天3轮A场地航线赛完成后,来自游府西街小学的台湾小女孩黄郁真获得了女子组第一名。她的眼睛大而有神,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并没有因为帆船运动而晒黑。“我学帆船已经一年半了,这是我的业余爱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靠平时积累的一些技巧。”黄郁真笑着说,自己刚学帆船不久时曾落过水,但她并不害怕,反而觉得这项运动刺激而有趣。
场馆特色篇
绿色环保 致力打造南京青奥最生态场馆之一
本次测试赛既是对青奥会赛事的全流程模拟演示,也是对金牛湖场馆的一次全面展示。记者了解到,赛场自2012年10月1日动工,将原来的一处丘陵地带进行平整改造以后建设成为现在赛事指挥中心综合楼。场馆建设基本秉承绿色、节俭和可持续发展的办赛理念,致力于打造南京青奥最生态场馆之一。
帆船赛场的赛事指挥中心被设计成了帆船的造型,俯瞰整个建筑恰似一艘踏浪远航的帆船。建筑设计采用“隐”的理念,除了6层楼高的瞭望塔,大部分楼顶铺设了绿色植被和木质栈道,并利用绿竹和草皮做综合楼内庭院的绿化,使整艘“帆船”融入山水间。从金江公路眺望金牛湖,帆船场馆就此“隐身”了。大楼内外装修都很简单,楼宇外立面也没有任何装饰。帆船基地工程经理陈本升说:“考虑到比赛结束以后,场馆的功能定位或面临调整,当下只要能满足比赛使用功能即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比如在不影响大坝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连接金牛山和银牛山的水库大坝现已被改造成观众区。目前赛场还在进行升级改造,除了永久场馆外,还将搭建船库、物流仓库、驾驶员休息室等一部分临时设施。”
赛后总结篇
各业务口梳理的问题都将一一过堂
“举办测试赛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前演练,发现竞赛组织的各环节以及场馆各个业务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逐步完善青奥赛事筹办的各项工作。”王大新说,赛后各个业务口都会先将遇到的问题梳理上报,然后一家一家过堂,对各类问题进行大扫除。
竞赛主任助理李博告诉记者:“比赛首日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上午在运动员下水的时候,竞赛区域人员相对比较集中,给运动员正常下水的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是作为重点要总结的问题之一。”在竞赛技术经理夏冰雨看来,目前硬件设施已经非常完备了,通过测试赛,做到让软件系统匹配硬件系统的发挥。
新闻链接:帆船基地开展应急救生演练
在两天的赛程中,除了完成比赛外,帆船基地还安排了个体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和自然灾害水上的应急预案演练。首日竞赛结束后,帆船基地进行了一场专场的应急救生演练,设计一名运动员在B场地(离岸边最远6.5公里)因伤入水,救生团队除了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护,还要与岸上的医疗团队进行信息报送,等救生员将运动员送到码头的时候,和医疗团队进行无缝对接。
“发生水上事故的时间是14点32分,一分钟后伤员被救上救生船,完成水上救生后,救生船从B场地驶回。假设A场地正在比赛,在不穿越A场地的情况下,救生船沿岸边行驶,到岸时是14点38分,伤员在14点41分被抬上救护车。”夏冰雨说,“整个救护过程耗时9分钟,已经是非常有效率的了,救护车保障到位,医疗团队非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