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体育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市“两会”精神
7月2日,常州市体育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市“两会”精神。在认真学习了姚晓东市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和阎立书记在人大、政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之后,研究确定了体育系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举措,主要是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速推进常州体育基本现代化进程。要立足全省率先,用“三年干五年事”的干劲与速度,与苏州、无锡同步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要立足全市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单项突破。要按照体育即民生、体育即精神、体育即科学、体育即公平和体育即精神的“五个理念”,建设“四大体系”:城乡统筹、公平合理、基础扎实、覆盖面广、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全民健身体系;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辐射效果明显的现代化体育设施体系;特色明显、上下联动、教体结合、人才辈出的现代化业余训练体系;门类齐全、贡献度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五个领先”:在竞技体育方面,奥运会、全运会贡献和省运会金牌、奖牌数量全省领先;在群众体育方面,人均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质量、国民体质等指标全省领先;在体育产业方面,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建设、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彩票发行量全省领先;在竞赛组织方面,承办国内国际大赛能力、数量、质量全省领先;在体育综合实力方面,体育人才队伍、科教综合实力、体育文化影响力等全省领先。
二是要加速推进全民健身幸福工程。按时、保质、全面超额完成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190个全民健身点健身设施安装工程在7月底全面完成,并力争多做几个。清潭体育中心全面改造提升工程确保年底建成投用,全民健身中心争创省优工程、市廉洁示范工程。除已经开放的23个直属场馆和12个校园场馆外,与教育局联合再开放10个学校场馆。全年国民体质测试人数要争取2.5万人,奥体中心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中心争创国家一流。
三是要全力备战十八届省运会。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确保全省竞技体育第一方阵地位。把实现目标的立足点放在自身实力的提高上,坚持刻苦训练和科学训练。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十八届政策,抓好省市联办专业队和训练点工作,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培育新的金牌增长点。加大人才输送力度,在确保输送人才数量的前提下,注重培养高水平顶尖人才。
四是要着力打造常州品牌赛事。继续办好今年的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积极争取2014-2017年大师赛承办权,让大师赛在常州“生根、升级”。组织承办好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争创优秀赛区。群体方面也要打造影响大、长期性、全国性的品牌赛事,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际国内顶级赛事。
五是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突破“体育产业体育办”的狭隘观念,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体育产业。用好省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力争总量达到和超过全省的1/10。建立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益。建好现有工程,开工已定工程,论证明年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