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十八届省运会由徐州和淮安联合承办。徐州市推行七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省运会备战训练,不断提升训练质量,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一是扎实办好省队市办项目。充分利用省队训练资源,指导并提高备战训练水平,重点抓好橄榄球队(女子)、篮球队(女子青年组)两个省队市办项目和省队市办三线训练点项目乒乓球队。二是继续深化体教结合工作。广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妥善处理学训矛盾,确保第十八届省运会参赛运动员有充足的训练时间。落实在训运动员就近入学和成绩优异运动员优惠升学政策,努力提升运动员综合文化素质。三是深入推进市队县办工作。各县(市)区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承办或与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办运动队,重点做大做强丰县举重及手球(男子乙组)、沛县散打及技巧、睢宁县自行车及手球(女子乙组)、邳州市乒乓球、新沂市手球(男子甲组)、铜山区排球及手球(女子甲组)等市队县办项目。四是进一步扩大市队校办规模。力争全市有5-6所符合条件的基层学校承担市运动队备战训练任务。细化市队校办各方分工,学校负责运动队日常管理、教练员聘任、运动员选拔训练与文化教学等工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队伍规模和承担任务情况下拨备战训练专项经费,定期安排高水平教练员做好对接辅导工作。五是综合统筹社会训练资源。充分利用驻徐高校的体育教练、场地、信息和科研资源,积极探索建立有偿训练、有偿输送制度,尝试进行代培运动员、租用训练场地、联合课题攻关等合作。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和协会、俱乐部开办业余训练组织,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为备战训练工作提供训练场馆、器材、经费和运动队所需物品。六是全面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苗子选拔网络,做好适龄运动员注册工作,积极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防止优秀运动员流失。面向全国引进高水平运动员,妥善解决引进运动员的户籍、入学教育、就业等问题。七是着力提高教练员素质。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深入研究探索竞技体育训练新规律、新技术,全面提升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引进20名较高水平的紧缺项目教练员,采取特殊待遇聘用10名左右国内知名教练员,确保每个训练项目都有1-2名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