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深化基础建设推动全面进步加快体育基本现代化步伐

        近日,苏州市召开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回顾总结 2010年体育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2011年,苏州市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这一主线,深化基础建设,推动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体育事业一是全面推进体育现代化第二阶段实施工作,加大引导资金投入,建成一批体育现代化综合示范点和分类示范点,努力提升体育现代化水平。二是全力备战伦敦奥运会和第十二届全运会,成立市专管中心奥运金牌攻关组,启动新一轮省运会备战,确保业余运动队招生组队率达80%,输送优秀后备人才25~30人;评选命名10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三是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健身设施服务工程,加强小区、城市公园的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实施健身组织服务工程,加强各类体育社团建设,成立工业园区体育总会,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开展体测服务;实施健身指导服务工程,新增2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新增一批晨(晚)练点,开展“全民健身系列大课堂”、健身指导小分队和科学健身讲师团等科学健身服务;实施体育活动服务工程,组织好“假日体育”俱乐部大联赛、第三届外企运动会、“全民健身日”体育节等活动,推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实施信息咨询服务工程,构建多种类、多元化的体育信息宣传和互动渠道,加大健身知识宣传、推动媒体和市民的互动。四是制定苏州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意见,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支持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积极打造本土体育品牌,扩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培育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区,力争昆山锦溪镇成为国家级体育科技产业基地;建立体育产业统计制度,确定统计目录,科学掌握基础数据,体彩在销售总量和市场份额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和中科大、中体产业集团等单位合作,借力引智。五是尽早启动建设五卅路体育场馆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市体育专业运动队训练楼、体育彩票大楼、运河体育主题公园设计方案,完成新体校三项配套工程建设,尽快落实网球中心选址工作,对体育中心进行提档升级、优化功能。争取尽快批准《苏州市城区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082020)》,加快实施步伐,推动各县级市和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体育设施水平。六是承办好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第三届外企运动会、环金鸡湖马拉松比赛和龙舟比赛,积极筹划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名校赛艇对抗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加大营销策划,力争在赞助金额、赛事影响、策划运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七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分析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短腿和瓶劲,创新选人用人、编制身份、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较为系统的制度管理体系,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八是以提升素质为核心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一批有学识水平、实践经验、能力较强的高层次体育训练和体育经营人才,选派干部职工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和知名高校教育培训,筑就苏州体育发展的人才高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