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南京体育学院隆重举办

    为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力度,促进我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强和完善,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提供科学、高效、便捷的体育健身技能指导和服务,2010年江苏省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于10月21日在南京体育学院隆重开班,这是江苏省首次举办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的重要人才资源,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增强全民的体育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引导社会体育消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还能够组织和帮助社区开展体育活动,引导人们用高尚、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使群众在体育锻炼中精神得以充实,通过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增强社区群众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比喻为健身工作的“牛鼻子”,高度评价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开展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关注民生,关注全民健康的指导方针的充分体现。
    江苏省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将紧紧围绕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创新和科学发展,着力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切实提高体育服务能力,为建设体育强省,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目前全国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65万余人,江苏省为11万人。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仅3000余人。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任务委托地方承办,此次江苏省开办的国家级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将是国内同级别培训班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来自全省13个市的200名学员。
    此次培训班的开办受到了江苏省体育局领导和南京体育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南京体育学院专门成立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领导小组”,组长由南京体育学院两位副院长担任,并制定了授课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充分实现了教学保障、服务保障、后勤保障三者的有机结合。此次培训班的师资队伍集结了省内体育学科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前期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领导、教授及专家进行了多次研讨和集体备课,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创新和拓展。教学大纲分为操作性理论、项目技术指导方法、理论拓展以及研究与考核四个模块。其中,在项目技术指导方法模块中加入了“登山健身”和“弹力带健身”等现代健身项目的内容。在教材方面,南京体育学院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请专业人员对加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运动健身最新指南》进行了翻译,并印制成册,作为此次培训的参考教材之一。
    尽管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已开展了较长的时间,但是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及其工作现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民健身发展的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城乡之间、各地区之间和不同级别、类型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质量还不够高,一些获得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发挥作用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制还不够顺畅,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南京体育学院仍将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开展各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并将紧紧围绕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目标,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管理创新和科学发展,着力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切实提高体育服务能力,为建设体育强省,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