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全面实行聘用制

    退役运动员的保障终于制度化了!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国优秀运动员保障暨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国家六个部委联合印发《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个《办法》将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作为运动员聘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有力地保障体育运动员的利益。对此,原马拉松冠军艾冬梅在第一时间谈了她对这项重大改革的看法。

    利好――

    运动员被纳入事业单位管理

    《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将运动员管理纳入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将运动员保障纳入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坚持运动员聘用工作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实行运动员聘用制,是我国运动员培养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认为,《暂行办法》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优秀运动队全面实行聘用制,与运动员签订试训合同或聘用合同;二是规范了运动员聘用程序,统一聘用工作审批部门;三是明确了运动员培养机制,实行职业转换过渡期制度;四是保证了运动员试训及职业转换过渡期间的经费来源;五是明确规定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优惠措施。

    配合――

    “运动员委员会”应运而生

    昨天,二十多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在役、退役体坛明星在长沙发起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运动员委员会”,跳水名将熊倪作为代表宣读了倡议书。

    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运动员委员会”的宗旨是为搭建运动员与体育行政部门沟通的桥梁,树立运动员在社会上的公益形象,发挥运动员对青少年的榜样作用和激励作用,弘扬运动员之间关爱互助精神,更好地宣传运动员保障工作,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运动员委员会”由具有良好社会公益形象、取得过优异体育比赛成绩或有较高运动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并热心社会和体育公益事业的运动员组成,以退役运动员为主。第一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运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周继红,副主任委员是邓亚萍、杨扬、桑兰和熊倪,拥有王义夫、王军霞、孔令辉等26名委员。“运动员委员会”将积极参与以运动员保障工作为核心的体育公益宣传和慈善活动。

    反应――

    艾冬梅:希望更细化

    昨晚10点,记者拨通了曾深受退役运动员生活无保障之痛的原马拉松冠军艾冬梅的电话。“真的!那我们以后的生活不就有保障了。”艾冬梅语气里透露出那么一股子兴奋劲。

    艾冬梅告诉记者,她现在靠社会的力量,生活已经没有问题了。可她是幸运儿,还有很多退役运动员没有她和邹春兰的运气,生活还处在困境之中。现在 《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出来了,意味着退役运动员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她真的想代表退役运动员感谢国家。因为家里没有电脑,艾冬梅不知道《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的具体内容,她急切地请记者在电话里给她读读具体规定。对于《办法》的第五条,规定了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优惠措施,艾冬梅尤为感兴趣。听完具体内容后,艾冬梅提出了她的一点小小意见:“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优惠措施,还不够具体,不知道能否再细化一些,因为我们退役运动员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措施也应该更人性化一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