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江苏体育好新闻评选揭晓

2006年度江苏体育好新闻评选日前揭晓,《新体育、新农村�C江苏农民足不出村可打球健身娱乐》等44件作品获奖。省体育局局长李一宁、纪检组组长高林、副巡视员戴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刘向东、副主席李贵梁,新华日报副总编辑缪小星以及江苏电视台有关专家作为评委出席了江苏体育好新闻评选活动。

2006年是“后十运”的第一年,江苏体育在十运会辉煌的高端平台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7295个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近2万项次,参与人数达3000多万人次;13名运动员获17项次世界冠军,陈艳青等27人在第十五届亚运会上获金牌,以33枚金牌和102枚奖牌的成绩继续位居全国年度最高水平比赛前列;全年销售体育彩票32.6亿元,跃居全国第一;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和第十六届省运会圆满成功,高质量地承办了32项国际重大赛事及81项全国单项比赛。

江苏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体育宣传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涌现了一批优秀体育宣传作品。据悉,此次江苏体育好新评选活动共收到中央在宁媒体、省及各市有关新闻媒体作品229篇,其中文字(广播)作品151篇、图片新闻作品41篇、电视新闻作品37篇。经评委会认真评议,文字(广播)类《新体育、新农村�C江苏农民足不出村可打球健身娱乐》(新华日报社孙庆、林华维) 、《千村万村满眼春�C江苏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侧记》(江苏教育电视台周云龙)、《水韵吴风醉天堂�C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如梦如幻》(苏州日报社高坡、陶冠群、姚永强)以及《中国体坛的“上海现象”》(扬子晚报社朱仕农)等4篇作品获一等奖,《启动“万村体育健身工程”�C江苏让农民吃好“第四餐”》(人民日报江苏记者站龚永泉)、《南京体育交上一份有分量的“答卷”》(南京日报徐静、朱彦)、《走进陈若琳的跳水世界》(江海晚报社王全立)等8篇作品获二等奖,《因地制宜建场地,千方百计筹资金�C江苏让农民不花一分钱健身》(新华社江苏分社王恒志)、《江苏竞技体育走精兵之路》(新华日报社叶勇)、《17金,江苏选手亚运会表现超上届》(现代快报社傅智勇)、《江苏男人体质列全国第一、国民综合体质列全国第二》(金陵晚报沈体、陶启平)等16篇作品获三等奖;图片作品类《和谢军姐姐下一盘》(苏州市摄影家协会闻军)获一等奖,《5000米赤脚争先》(南通日报社江建华)获二等奖,《三体会圆满闭幕》(新华社江苏分社杨磊)、《家庭健身趣味浓》(金坛体育局)等5篇作品获三等奖;电视类《新农村、新体育�C江苏农村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巡礼》(江苏教育电视台黎明、胡蔚岚)获一等奖,《今晨南京“奥体”大家一起跑起来》(江苏电视台陆军、赵凌翔)、《跳水女孩陈若琳》(南通电视台金曙、钱佳)获二等奖,《省十六届运动会昨晚隆重开幕》(南京电视台李响、张凛)等5部作品获三等奖。

从总体上来看,本次江苏体育好新闻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写作(制作)水平普遍较高,视角独特,内容扎实,表现手法新颖,具有可读性、可听性、可看性,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06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的新举措、新成就,反映了体育工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