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体医融合显成效
10月9日,淮安区城区体医融合健康服务中心在该区体育中心正式挂牌,这是淮安区推进体医融合的又一重要举措。淮安区在贯彻落实省体育局、省卫健委2022年底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意见》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体医融合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首先,建立沟通机制。体医融合发展,涉及多个部门,为让体育和卫健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促进融合工作全面发展,该区专门制定了《体医融合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和部门的配合。并成立了以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为主的领导小组,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加强体育健身和医疗的有效集合。其次,出台体医融合方案。该区专门出台《淮安区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发展的意见》,对体医融合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了体医融合发展任务、目标、要求。第三,培养专业人员。采取引进和自培并举方法,为各镇、街道配备了3名以上掌握体医融合业务技能的专业人员,以保证有效推进运动处方惠民。第四,加大设备投入。在区体育中心及各镇(街)医院建立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并配备相应必备体质检测、诊断设施。第五,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仅今年1-9月,全区已为4200余名市民进行了体质测定,并根据每位受测者的测试指数和个人锻炼习惯进行科学分析,为每位测试者“私人订制”合适的运动处方,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第六,强化舆论宣传。该区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和倡导健康新标准,提升全域人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同时,举办了4期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班,举办了26期(含各镇、街道)科学健身大讲堂,引导群众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对健康的重要促进作用,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项目、方法、运动伤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体医融合的实施,促进了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据今年6月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比上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居民比例达到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