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句容市群众体育工作获评江苏省级先进
近日,江苏省体育局发文表彰“2018-2021年度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句容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荣获“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句容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荣获“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这是2021年句容市1人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文体广旅局获评镇江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之后,再次获得表彰。
近年来,句容市将体育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坚持强供给、提质效,树品牌、创特色,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精心举办品牌赛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形成全方位统筹、全人群共享、全社会参与、全链条融合的体育工作格局。
(一)聚焦全方位统筹,变“独奏”为“合奏”
不断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了以市级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为主干,以部门、社区、街道(镇)为支线,以健身点、体育社团为着力点的组织体系。一是充分发挥机关部门、社区、街道(镇)的积极作用,做到建好身边的场地、参加身边的健身活动,建立身边的活动组织,形成全市一盘棋、齐抓共管的体育工作格局。
二是充分发挥各类体育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目前,全市共有体育类社会组织近80家、全民健身站点502个,全年举办活动近百场,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依托公共体育设施,广泛建立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和体育健身站。强化城乡群众晨、晚练站(点)建设和管理,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业务水平。目前句容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共2826人,每年组织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3.5场次。
(二)聚焦全人群共享,变“我有”为“我优”
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制定实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不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成省级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截至2020年底,全市体育场地面积23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69平方米,超全省平均水平。全市12个镇街、12个城市社区、153个行政村均建有文体活动广场和文体活动中心,实现了市、镇、村体育健身场所全覆盖。全市共建设3个体育小公园、3个镇江市级多功能运动场、50公里健身步道。2021年建成的万家河体育公园配备有健身步道、健身器材、室外篮球场、室外足球场,受到群众点赞。同时,持续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建管结合,注重实效,不断提升其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建立“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体教融合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深化句容市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少儿体适能覆盖率高于90%,在全市中小学开展“5621”项目,服务于全年龄段的受教育儿童,促进全市青少年踊跃参与体育活动,深化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构建青少年培训和竞赛体系,营造良好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氛围,同时保障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句容市挖掘、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能力。加强学校体育建设,构建一体化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以推进“一校一品”、“名校办名队”和“市(县)队校办”为载体,形成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全市有22所学校创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1所镇江市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
(三)聚焦全社会参与,变“求全”为“求特”
坚持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做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都健身,并形成独有的特色品牌。健身气功是句容市推广的养生品牌项目,2021年“世界健身气功日”中国境内主会场及省健身气功六字诀交流展示大赛均在句容市举办,受到好评;天王中心小学太极武术创成江苏省特色品牌;边城镇高骊山登山节享誉全国,下蜀镇、开发区、宝华镇举办的农民体育节精彩纷呈,受到群众欢迎。
句容市成立了运动与健康专项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市开展科学健身。连续8年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涵盖乒乓球、羽毛球、登山等13个项目,年均参与人次过万。连续5年承办环太湖自行车赛,句容赛段为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段中唯一的有山地起伏、难度较大的“皇后赛段”。连续3年举办句容国际马拉松赛、“铁人三项”暨赤山湖公开水域挑战赛,句马成为马拉松金牌赛事,赤山湖赛道被评为“江苏省最美跑步线路”,铁人三项邀请赛纳入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C级积分赛事。连续11年举办仑山湖国际路亚大奖赛,荣获“江苏省十佳品牌体育赛事”称号。年均承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近10场次。句容市办赛服务能力和城市品牌影响得到双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跨越,形成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
(四)聚焦全链条融合,变“体育”为“体育+”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推动形成集文化体验、体育娱乐、康养休闲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业态,擦亮文体旅特色品牌。茅山康缘养生谷等产业项目序时推进,集养生、养老、健康与旅游休闲于一体,助推康养人居、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和消费模式升级。同时,积极探索体医融合,成立了句容市体医融合领导小组,确定三家医院为镇江市市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和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站试点单位,2021年开出适合不同人群的个性化运动处方7.3万份,指导科学健身,有效控制慢性病患者病情,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