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出台《关于推进连云港市体医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促进体医融合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连云港市制定《关于推进连云港市体医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全市后续开展体医融合工作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助推健康连云港和体育强市建设。
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为:全市人民群众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以上;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城乡居民比例达到93.8%;人均预期寿命到达到80岁以上。
加快建设四级体医融合服务机构
根据重点任务部署,连云港市将按照《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机构建设标准》,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医融合服务机构。市级整合医疗机构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机构等资源,建设体育运动专科医院或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县(区)依托医疗机构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单位建设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乡镇(街道)依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质监测站等单位,建设运动促进健康站。城乡社区依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单位建设运动促进健康点。鼓励在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建设体医融合健康驿站或健康小屋。支持医疗机构建设康复科室,开设运动医学门诊。鼓励体质检测机构与体检机构融合发展。
不断加强体医融合人才队伍
制定连云港市体医融合从业人员培养方案,把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各级体育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健康管理、运动康复等专业,大力培养体医融合人才。畅通评价渠道,加大运动防护师培养力度。全面推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增设健康管理、基础医疗和急救课程,大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中增加科学健身指导内容。加大运动处方师培训力度,积极组织面向医师、康复师等的运动健康干预培训。
着力提升体医融合服务水平
结合各类健身和健康主题日,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面向群众提供体医融合科普宣教服务。扶持健身气功、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项目,支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将全民健身融入健康管理项目,鼓励将国民体质测试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医疗机构开展运动风险评估、提供健身方案或指导运动促进健康等服务。重视体育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推广体育锻炼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方法。将体医融合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丰富基层群众身边的健康服务。支持社区提供老年人运动与健康服务,企事业单位做好职工健康管理,各地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及运动防控近视等服务,加强各类重点人群运动健康干预。
强化保障措施方面
连云港市将加强与健身健康相关法规的衔接,加快制定和完善体医融合的场地、活动、组织、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配套政策,健全体医融合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鼓励各级体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加大体医融合工作投入,并通过现有资金政策予以支持。推动将体医融合纳入购买健身健康服务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政府购买体医融合服务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相关知名机构,建设高端体医融合服务平台。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开办体医融合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