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局领导检查本市夏季游泳开放工作

  近日上海持续高温,沪上各类游泳场所迎来众多泳客。7月19日,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一行前往本市部分游泳场所,检查夏季游泳场所开放工作。
  在浦东新区源深游泳馆、东方体育中心游泳馆和黄浦区敬业游泳馆,市体育局领导一行实地察看了泳池标示标牌、救生器材、抢救通道设置及水质检测、视频监控、健康查验等相关工作情况后,要求加强救生员配备和泳池水质监测,按照规定做好人员流量管理,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为市民提供良好泳池卫生环境,确保夏季游泳场所开放安全。
  今年本市夏季游泳场所开放时间为7月1日至8月31日。截至6月30日,全市已有732家游泳场所经过年审,取得高危体育项目许可证,将陆续向市民开放。
  根据《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上海市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游泳)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和《上海市游泳场所开放服务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上海市游泳场所开放管理联席会议针对今年的夏季游泳场所开放工作做了相关准备。在加强监管工作力度的同时,市体育局也积极保障游泳健身者的合法权益,公共游泳场所继续坚持公益性开放的原则。
  今年,各游泳场所也加强了技防措施,提高泳池科学管理水平:做到监控设备全覆盖;加强了消毒制剂等用品的安全管理,提高水质卫生标准,努力推进实时水质监测情况;严格按照人工游泳池人均游泳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天然大型游泳场内人均游泳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的标准控制入场人数,高峰期间合理安排泳客分流措施;大型游泳场所安装电子人数提示器,及时告知市民泳池开放情况;认真落实2017年上海市游泳健身卡的管理,完善医务人员查验制度,安排专人提示泳客禁游事项,督促泳客填写健康承诺,提供紧急联系方式,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在醒目位置张贴规范的禁烟标识,做好控烟工作;对游泳预付类卡做好风险警示;建立区级管理微信群信息沟通机制,遇到恶劣天气、突发事件,通过群发方式对游泳场所负责人发送提示短信。
  各类公共游泳场所坚持公益性,为广大市民和部分特定人群提供便利,如:部分游泳池向市民推出优惠时段、对学生推出学生专场和学生票、针对老年泳客推行爱心泳帽等。据统计,本市共有162家场所面向不同人群推出约20元的惠民优惠票价。此外,各泳池全面完善救生志愿者培训制度,鼓励热心泳客参与协助救生工作。
  适逢第十三届全运会举行,今夏,全运氛围将带动上海市民积极投身体育运动,而游泳无疑是百姓在炎炎夏日里的最佳选择。市民可登陆上海体育网(www.shsports.gov.cn)或“上海体育”官方微信,查询取得2017年上海市高危体育项目许可证的游泳场所名录。此外,“上海游泳场所”微信公众号已全面上线,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游泳场所分布地图、联系方式、人员上岗公示情况等,并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地图导航前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